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44:20

z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酒精灯; (2). 锥形瓶; (3).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耍加热; (4).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5). F; (6). E; (7).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8). 2H2O2

2H2O+O2↑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答;根据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解答;(3)根据先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4)根据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解答;(5)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1)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锥形瓶;(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耍加热;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4)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5)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27.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z

z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 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 的影响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

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对比 A 瓶与_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 氧气浓度; (2). 溶剂种类; (3). 溶质种类; (4). A>B>C; (5). 【答案】C

【解析】【探究活动一】根据氧气的浓度不同分析解答;【探究活动二】根据溶剂种类和溶质种类不同分析解答;【探究活动三】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分析解答。【探究活动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即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探究活动二】做了如图所示的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种类;同学们补充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C,与A进行比较,溶剂都是水,溶质分别是碘和高锰酸钾,因此可以探究的影响因素是溶质种类;【探究活动三】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

z

z

氧化碳最多,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C瓶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点睛:掌握控制变量法中对变量的控制是解题关键。

28. 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答案】 (1). ④; (2). ①②; (3). ②⑤①; (4). ④①②③⑤④①

【解析】(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

z

z

气体的成分。

29.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 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

【答案】 (1). 无色气泡; (2). 碳酸氢钠; (3). 白色沉淀; (4). 若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也会产生上述现象; (5). 氢氧化钠; (6). 标签正向手心,用后及时盖紧瓶盖

【解析】【实验探究】(1)根据稀盐酸能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气体解答;(2)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不能共存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也能生成白色沉淀解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探究】(4)分析解答;【探究启示】根据液体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分析解答。【实验探究】(1)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反应,有无色气泡产

z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z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酒精灯; (2). 锥形瓶; (3).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耍加热; (4).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5). F; (6). E;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