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优秀学案2(精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优秀学案2(精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2:42:23

《古诗两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4.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二、学习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导学问题

1. 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 介绍作者。

4. 学生练读(可用多种形式练读)。

5. 背诵古诗(可采用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6. 拼诗游戏(可检查学生背诵及识字情况)。 五、参考资料

1.《所见》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

1

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2.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3.《小池》注释及译文赏析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4.《所见》作品鉴赏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意欲:想要。 捕:捉。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4.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二、学习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导学问题 1. 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 介绍作者。 4. 学生练读(可用多种形式练读)。 5. 背诵古诗(可采用比赛读等多种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