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优秀学案2(精品)
《古诗两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4.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二、学习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导学问题
1. 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 介绍作者。
4. 学生练读(可用多种形式练读)。
5. 背诵古诗(可采用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6. 拼诗游戏(可检查学生背诵及识字情况)。 五、参考资料
1.《所见》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
1
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2.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3.《小池》注释及译文赏析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4.《所见》作品鉴赏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意欲:想要。 捕:捉。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