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 图文

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7:15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来讨论我们秘熟知的平面图形,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由此而推出几种图形面积的公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还有就是梯形)。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而对于平面图形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而后通过计算复合图形的面积教会学生化归的思想,同时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来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化归;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几何当中的割补法,对于几何当中存在的必然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逐步让学生明白世界上很多我们暂时不懂的东西,我们是可以逐步了解它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认识。 重点:让学生掌握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逐步拓展自己的思维,积极态度面向数学和人生。 需要准备:全套的几何做图工具。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迁移思想的运用,来了解几何的割补法进行的化归思想。 公式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来逐步让学生明白尝试。 第一课时: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②让学生体验图形形状变化、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而来学习了处理事情的一种又一种的策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倾听别人意见,培养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及大胆猜测的数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 重点: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老师的精练讲授。 难点:具体来判断图形面积大小。 突破方法:这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与交流来完成。 教法:讲授。学法: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尺子。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四个同学去军军家玩,军军热情招待他们,给他们每个人拿了一份巧克力蛋糕。如图: 1 2 3 ○ ○ ○ 4 ○ 这三位同学都不痛快了,他们都觉得别人分得多了,军军也十分地委屈,这都是盒子里拿出来的,也不是我有意弄的,你能帮帮他们吗? 导入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出示提纲,铺垫练习。 1、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回忆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 2、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上面所说的场境,军军该如何解释,你是军军的话,你准备怎么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请同学们来讨论。 (1)请各用自己的办法独立解决。注意首先对于问题的分析:关键点在于如果能说明每一份蛋糕是一样大的也就好办了。 (2)解决完以后,与同桌交流并互相说服,并在组内讨论一下谁的办法更好。 (3)办法有:其一:拼结。第四份是长方形,如果能将其他三种

12

都变成长方形,那就可以证明它们一样大了。 其二:将四份按样子画在方格纸上,而后只要数一下格子,也就可以了。 其三:二者相结合,以求提高效率兼顾准确性。 (4)老师略微点评,指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三、师生讨论,老师精讲 1、针对以前所学的面积推导公式略作说明。 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P16图所要求的。 (1)哪些图形面积是相等的。 (2)哪些图形组合后的面积是相等的。 (3)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或者测量,然后进行比较。 3、老师巡视指导,注意对于困难生的引导。 4、组内交流 (1)哪些图形可以变一变,变成了什么图形? (2)哪些图形可以组合成什么图形? (3)怎样数格子才能又快又准确。 (4)你是怎样比较的,说说你的想法。 5、全班汇报并交流。 重点在于怎样比较的(数方格,拼接,平移还是旋转。) 6、老师点评 数方格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最好标上号,就不会数重或数漏了。拼接也是一样的要注意不重不漏,在其中用的旋转或平移时注意图形的样子和大小,不要最后错了。 四、实际应用,巩固提升。 1、做P17的第2题。 (1)学生独立画。 (2)完成后,同桌进行比较,并互相判断正误,说说理由。 (3)结论汇报(形状可以不一样,但面积大小 可以一样。) 2、将你画的图形分割成几块,如长方形加三角形等。试试看。 五、自我评价,交流收获 1、自我评分,同桌互评。再让同桌说一说理由。 2、有什么疑难说出来让你的同学和老师来给你帮助。 3、老师点评,以激励为主。注重各个层次的学生。 六、布置作业: 1、P17第3、4题。 2、有条件的可以去买七巧板来好好地玩玩。好好理解图形的变形与分割。 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方法: 数方格; 拼接; 旋转; 平移; 计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直接在方格纸上数出相关的面积。②掌握分割的方法,把比较复杂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交流,知道测量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而来学习了处理事情的一种又一种的策略方法。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1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倾听别人意见,培养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及大胆猜测的数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 重点:用分割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老师的精练讲授。 难点:会用已学过的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 突破方法:这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与交流来完成。 教法:讲授。学法: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尺子。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装修房子要用到地毯,那么多大的地毯才合适呢,什么样的图式才可以呢? 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地毯上的图式吧。 导入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出示提纲,铺垫练习。 1、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回忆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P18上地毯的图形。(如图) (1)问:图中蓝色的面积有多大?你能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2)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而后再与你的同桌商量,最后再在你的小组内来共同讨论一下谁的办法更有效率,或者是其特色。 (3)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方法的有序性或条理性,还有就是顺序和步骤。 (4)老师巡视指导,指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三、师生讨论,老师精讲 1、请同学们汇报。 方法 一:数格子,一格格地数,为了避免数重或数漏,数一格标上号。 二:分割法,我们观察到这整个地毯的蓝白相间,实际上是对称的,也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其切成4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来数一数其中的蓝色部分是多少,而后乘4就得到蓝色的面积。 三:面积相差法。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 四:分割填补法: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将蓝色部分可以变成4个3×6的长方形;4个3×3的正方形。 ?? 2、老师点评。同学人头攒动方法可真多啊!但是我们大家注意了没有,这些方法实际上在结合了用的,而每种方法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具体用什么方法看实际而定。但步骤都有 (1)观察 (2)考虑策略。 (3)动手操作。 (4)检验。 四、实际应用,巩固提升。 1、做P19的练一练的第1、3题。 独立完成,同桌讨论。 2、与同桌一块儿讨论P19的第2小题:红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独立思考。 (2)同桌商量。 (3)全班交流,有问题可以问同学。 五、自我评价,交流收获 1、自我评分,同桌互评。再让同桌说一说理由。 2、有什么疑难说出来让你的同学和老师来给你帮助。 3、老师点评,以激励为主。注重各个层次的学生。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有条件的可以去用数格子的办法来大致判定地图上国家面积的大小。

14

板书设计: 地毯上图形的面积 基本方法: 数方格; 思维方式: 转化(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动手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关系。②让学生能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交流,知道画图形高的方法,并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倾听别人意见,培养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及大胆猜测的数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和梯形的底与对应的高。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以及老师的精练讲授。 难点:会用三角板画出三种图形的高,并能标明其底。 突破方法:这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与交流加上一定量的练习来完成。 教法:讲授。学法: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练习。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三角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有这样一块木板,要将它做成一个最大的的长方 形,请问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导入课题:动手做。 二、出示提纲,铺垫练习。 1、讲要求:尽可能少锯开;面积尽可能大;形状一定得是长方形。 2、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你的方法是什么?你准备怎么来试验一下你的想法,还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好是动手画一画,做一做。 3、与你的同桌商量一下,最好是能给出理由来互相说服。 4、在你的学习小组内讨论一下,如有方法的不同,来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同时老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讨论,老师精讲 1、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方案。 A、 B、 、 C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1)长方形必须是四个直角。 (2)而图中无直角,我们必须做出直角来。 (3)请同学们裁取的这条线必须与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垂直。 (4)这三种方案都可以,在拼接时注意将割下的部分翻转而后对接。 3、(1)点评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亮点。 (2)小结:两组对边都可以画垂直线段。这样的垂线段被称为平行四边形的高。而高垂直的边被称为底。话也可以翻过来说。 4、请同学们将未完成的操作做完。 四、实际应用,巩固提升。 1、请同学们画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任意三角形

15

搜索更多关于: 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来讨论我们秘熟知的平面图形,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由此而推出几种图形面积的公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还有就是梯形)。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而对于平面图形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而后通过计算复合图形的面积教会学生化归的思想,同时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来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化归;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几何当中的割补法,对于几何当中存在的必然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逐步让学生明白世界上很多我们暂时不懂的东西,我们是可以逐步了解它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认识。 重点:让学生掌握公式以及公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