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吉林公务员考试:感受和谐昆山
吉林市华图教育
2012吉林公务员考试:感受和谐昆山
作者:wsn 来源:华图网站运营中心
【导读】 这只是昆山市民日常生活的匆匆一瞥。在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寸土寸金的昆山市,类似的活动场所足有20多处。此情此景,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昆山市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昆山人的幸福指数。
9月26日晚,江苏省昆山市的市民文化广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上千名男女老少或散步遛弯,或伴着音乐跳舞、做操??四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这只是昆山市民日常生活的匆匆一瞥。在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寸土寸金的昆山市,类似的活动场所足有20多处。此情此景,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昆山市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昆山人的幸福指数。昆山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2011年末,昆山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有128.37万人,是户籍人口的1.79倍。
针对这一现象,昆山很早就提出,外来人口就是“新昆山人”,是昆山建设的重要力量,也应是分享昆山发展成果的主体之一。多年来,昆山坚持实施“新昆山人融入工程”,先后成立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新昆山人服务中心、新昆山人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解决新昆山人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伴随外来人口流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备受关注。自2009年至今,来昆山就读的外来工子女人数净增约3.5万人。
为解决这一问题,昆山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10年至2011年,昆山财政在教育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按规划开工新建11所幼儿园、9所中小学校。根据就读政策,已在昆山购房的外来工,无论户口是否迁入,其子女可在房产所在施教区的公办学校就读;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可将子女送到指定的27所公办学校;此外,还有9所民办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向外来工子女无条件敞开大门。“昆山保证所有的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学上,并且收费与昆山本地孩子一样。”昆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蔡援文说。
统筹城乡发展
对于城市化率达到75.1%的昆山而言,城市和农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进城”,成为又一类“新市民”。昆山在七八年之前就已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分。为了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昆山大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从2009年起推进“双置换”(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农民宅基地及住房置换为商品房或店面房)改革试点,加快93个新型社区建设,使70%的农民实现了集中居住。昆山
1
吉林市华图教育
还加快完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社会福利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了一批城乡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样的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和党建活动等各种公共服务,至今已建成148个社区、157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还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和优惠政策。目前,昆山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领域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方面,昆山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城乡各项保障并轨,近年来开通了被征(使)用土地农民进城保和农保转城保的通道,全市农村居民有80%以上参加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应保尽保、全民参保、全面覆盖的格局基本形成。
根据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今年8月28日公布的2012年大陆投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昆山已连续4年荣膺榜首。多年来,昆山成功地吸引了4100多家台企跨海而来,常住台胞超过10万人。“我到昆山办企业已经十几年了,由衷地觉得,昆山的官员很专业,投资环境很稳定。”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李敬平说。“台商之所以选择昆山,是因为我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昆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宋德强说。
在倾力打造两岸经贸交流重镇的同时,昆山也注重提升台胞的生活品质。如今,走在人称“小台北”的昆山街头,台企星罗棋布,台湾小吃比比皆是,加上台商学校、台商医院,街头巷尾台湾风情浓郁。“我们看中的就是昆山的综合优势。”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李宽信说,很多台商打算长远扎根,才会让子女在昆山当地学校读书。在昆山这个“第二故乡”,许多台商渐渐融入城市文化,也在积极参与昆山的学校、医疗、文化、慈善等社会事业建设中,潜移默化地创造着新的昆山文化。
9月25日,记者跟随由台商的太太们组成的昆山市台协妇慈会,赴郊区敬老院慰问。现场会员们为老人送物资、按摩、联欢,温馨的场景感人至深。“与其说在昆山打造台商的精神家园,不如说台商希望与昆山人打造共同的家园。”台商李敬平深情地说,“昆山不是让人淘金后就离开的城市,在我心里,昆山就是一座引以为傲的母亲城。”(《半月谈》2012年第21期,记者 班和平 李晶晶)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