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科技馆新馆常设展览内容方案 - 图文
b.人口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人口增加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和粮食需求急剧增大,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导致人类活动以及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化石能源的利用急剧增长,加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互动型展品展示人口问题。
c.大气环境
大气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遭受污染不仅会使人类健康受到损害同时造成气候恶化,影响人类和生物的发育与生存,进一步危及人类。通过一组观众参与互动的展品,反映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的危害、温室气体的来源、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的危害、臭氧层破坏及危害、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沙尘暴等。
d.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纷繁多样的生物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者和保护者。然而,今天世界上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通过一组互动展品反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破坏及其影响。
e.资源问题 ? 土地资源的破坏: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通过一组互动展品反映人类的各种行为对土地造成的侵占、破坏,以及自然的土壤变化。
? 森林的破坏: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方面,森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破坏森林资源将使风沙、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田、草原和居住环境得不到保护,许多生物灭绝。通过一组互动展品反映人类对于森林的破坏速度与树木生产速度的差异、森林破坏带来的危害等。
? 水危机:目前全球60%地域缺水,20 亿人饮水短缺,中国的水资源也不丰富,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的25%。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浪费和污染,使淡水资源危机日益加重。通过一组互动展品反映海水与淡水的比例、人类对水的消费、水污染问题、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状况、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
f.能源问题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的人均能源占有量很低,但对能源的消耗却很严重。通过一组互动展品展示全球和中国能源贮备与消耗以及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
g.城市污染
由于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水体、垃圾和噪声的污染,酸雨的侵蚀,绿地缺乏、土地侵占,城市热辐射和光污染,电磁辐射等。通过一组展品重点反映城市污染中的大气、垃圾(生活、生产、电子垃圾)、酸雨,噪声、光和电磁污染。
h.表演台
由科普辅导员进行某些相关科学实验的演示,以此生动的对观众进行地球环境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辅导员可请学校的教师,在职的或退休的并热衷于科普教育的科技工作者来担任。
(2)展区主题2:绿色能源路
直面能源危机和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重点展示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展现人类依靠科技创新探索绿色能源的各种努力和成就,体现人类不断求索的精神和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使观众认识到解决能源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展览从能源与能量的基础知识讲起,接着通过危机感受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继而向公众传播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节能的主要方面和技术方法,再通过能源中心展示各类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关注人类未来社会能源结构转换;最后从全球环境角度揭示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让观众深刻理解加强新型能源技术的应用必要性与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思考全球能源与环境的未来走向。
a.能源与能量
展示能源分类与能量转化,让观众认识基本的能源与能量概念,能源的利用,其实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常用能源所提供的能量都是随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多种新能源的利用也与化学变化有关。揭示能量与能源的关系将有助于观众加深对能源问题的认识。
b.感受能源危机
通过观众参与的方式,使观众了解目前全球能源状况,使观众认识现代社会的能源结构和假设一旦枯竭时的严重后果,引起观众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 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总体展现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包括化石能源的储量、生产和消费,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生产趋势分析,能源需求预测等等。
? 感受危机:通过场景和互动展品,让观众深刻体会能源危机的严重后果。(如2003北美大停电)
c.能源与环境
? 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是世界性的问题,展示目前大气环境的研究方法,阐释能源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告诉观众要珍惜自己的星球,只要从现在开始落实节能减排,未
来才能美好。
d.节能、高效与清洁 ? 节能技术: 展示各种节能技术,包括节电、节气、节煤、节油等等方面,主要涉及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和关键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交通节能新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调速电机节能技术、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节能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
? 储能技术: 展示能量的存储与转换,揭示各种技术的物理化学原理,包括抽水蓄能、飞轮贮能、电感贮能、电池贮能等等技术。
? 煤的高效、清洁、安全开发与利用技术: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高效、清洁开发与利用的道路。包括煤炭资源高精度勘探、高效开采和洗选加工技术、煤层气开发、煤炭资源环境友好开采技术、高效洁净燃煤火力发电技术、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煤层气、生物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化勘探开发。
e.能源中心
展示各种绿色、新型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等等,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可以产生真实的电能为四层展品提供部分能源;建立能源监测中心:把风能和太阳能各自产生的电量以及市政供电的电量都反映在一个大屏幕上,体现科技馆已经在积极使用清洁能源,以实际行动支持节能减排。将科技馆的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实时监控系统部分直接设立在展厅,观众既可以实时看到整个科技馆对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也可以感受这是一个真实的系统,而不仅是展品。
特别加强对面向未来的能源技术的展示:第四代核能系统、先进核燃料循环以及聚变能等技术;氢作为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的理想能源载体,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带来新的变革;具有清洁、灵活特征的燃料电池动力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将为终端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重要形式。重点展示氢能利用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先进核能及核燃料循环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等。
f.小剧场
表演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命健康相关的科普剧等。最好通过实景幻象技术展示表演。
(3)展区主题3:认识新材料
资源能源短缺的解决、生态环境的改善、现代高技术的发展都紧密依赖新材料及制备工艺的
发展,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导。展区展示新材料技术向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发展的趋势,反映国家战略高技术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材料,即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等。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我国目前还只是材料生产大国,还够不上材料科学强国。
a.超级结构材料
包括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金属材料、结构陶瓷、新型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传统材料的高性能化技术。
展示重点在于航空航天与大工程所用的关键结构材料,如高性能复合材料,超级轻合金,超级钢,推进动力系统用的高温合金、高性能的钢铁材料,大块非晶和纳米晶材料,高温陶瓷以及高性能涂层材料。
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控制、驱动(执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敏或智能结构系统。反映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展示以纳米改性涂料、纳米稀土、纳米陶瓷等为主的纳米材料。
b.新一代功能材料
涉及微纳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半导体固态照明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如超导材料)。
展示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技术,超导电缆、超导电机、高效超导电力器件、超导生物医学器件、高温超导滤波器、高温超导无损检测装置。
展示有机/高分子光子晶体材料、存储密度高的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等。
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
c.环境友好材料
展示生态建筑材料、现代工农业用塑料材料以及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技术。
展示无毒装饰材料,绿色涂料,采用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有益健康和杀菌抗菌的建筑材料,低温或免烧水泥,土陶瓷,调温、调湿、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玻璃、陶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