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心理学》研究型教学课程论文集(共11篇)

《认知心理学》研究型教学课程论文集(共11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39:58

“是”按“F”键,“否”按“J”键。被试有10000MS的时间进行判断,10000MS内按键反应后会马上进入下一步,10000MS后没有做出按键反应也会自动跳入下一步。下一步为呈现再认物体图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在前面任一张图片中见过该物体,“是”按“F”键,“否”按“J”键。被试有10000MS的时间进行判断,10000MS内按键反应后会马上进入下一步,10000MS后没有做出按键反应也会自动跳入下一步即进入一个新的序列(流程图见图三)。

3结果

使用SPSS 11.5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1数据筛选:

在数据的筛选方面,我们主要考虑

A.诚信度 为了确保被试实验的诚信度,处理数据时,在判断是否有变化的反应中,将无变化的图片组虚报率高于12.5%的被试剔除。

B.再认策略 为了防止被试在再认反应中采取一定的再认策略,不能真实反映实验结果,将再认反应中,对图片中不存在物体的虚报率高于25%的被试剔除。

基于以上两点,筛选后被试:39名,男性22名,女性17名。

3.2变化盲视出现的概率

结果表明男性出现变化盲视的概率是0.422,女性出现变化盲视的概率为0.452,也就是说,变化盲视出现的概率为0.435(见表一)。

表一 性别 n M SD 男 22 0 .422 0.124 女 17 0 .452 0.143 总体 39 0 .435 0.132

3.3变化盲视发生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变化盲视发生的情况下,前后变化的一组图片中,被试对变化前物体的再认正确率为0.682;对变化后物体的再认正确率为0.590。

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前(Pre) 变化后(Post) 被试 N ——————————— ——————————— M SD M S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0.682 0.362 0.590 0.349

3.4变化前后物体再认成绩的比较

图一:变化前物体和变化后物体的再认正确率

Recognition accuracy

0.8000 0.6000 Values

Variables pre post both (注:pre:两张变化的图片中变化前的物体 Post:两张变化的图片中变化前的物体 Both:两张变化的图片中变化前后都出现的物体)

0.4000 0.2000 0.0000 Statistics

Mean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变化盲视出现的情况下,被试对变化前后物体的再认正确率在统计学上 并无显著性差异,T=1.321,P<0.195。

3.5男女发生变化盲视的概率及再认成绩的比较

对男女发生变化盲视的概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发生变化盲视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T=0.997,P<0.483。进一步的讨论表明,在变化盲视出现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再认正确率也没有显著差异,T=1.946,P< 0.171。

4分析与讨论

4.1变化盲视出现概率的分析

在之前的研究中(Melissa R. Beck , Daniel T. Levin , Bonnie Angelone,2007 )曾经对含有不同数目物体的图片刺激出现变化盲视的概率进行了实验,发现在有意探测的前提下,图片中物体的数目与变化盲视出现的概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当图片中的物体数目为7个时,出现变化盲视的概率为41%,这与我们实验得出的结果较一致,在这次实验中,被试对实验变化图片(图片中物体的数目均为标准化后的7个物体)出现变化盲视的概率为0.435。

4.2变化盲视发生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变化盲视发生的情况下,被试对变化前后图片中的物体的再认的正确率平均为0.636。在D. Alexander Varakin 和 Daniel T. Levin(2006)中提到再认成绩超过了50%,高于随机再认水平,说明再认成绩较好,也就是说被试对变化前后的刺激进行了存储。这说明被试对变化前后的刺激表征都进行了存储,这否认了Ballard (1997)等提出的知觉表征的瞬时模型(被试不能存储前后刺激表征)。以前也曾有相关实验证明,比如在Simons 等的现场实验中,一些被试没有注意到变化,但是在经过主试提示后,他们能

够回忆起变化前后的特征,说明他们不能比较已经储存的表征。

4.3变化前后物体再认成绩的讨论

从结果可以看出,前后变化的一组图片中,被试对变化前物体(Pre)的再认正确率为0.682;被试对变化后物体(post)的再认正确率为0.590。在变化盲视出现的情况下,被试对变化前物体(Pre)和变化后物体(post)的再认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这否定了之前的一些变化盲视原因的假设,一些研究认为变化盲视可能是因为原刺激的表征受到损坏即在原刺激呈现之后,观察者抽象概括出一些信息,只能对这些抽象信息进行比较并探测到特征的变化,并不能对全部的视觉表征进行比较。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变化盲视可能是因为不能形成变化后的刺激表征即知觉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理解环境的意义并且判断其重要性,我们对最初的情景进行编码并抽象概括它的意义,如果情景变化没有改变这种意义就不需要再重新检验变化后情景的特征,也就不需要表征变化后情景的视觉细节。在本实验中,由于变化前后刺激的再认成绩是没有显著差异的,这与原刺激受到破坏或不能形成变化后的表征两种假设都是不一致的。

4.4性别差异的讨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发生变化盲视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483),进一步的讨论表明,在变化盲视出现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再认正确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171)。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都不涉及变化盲视的性别差异的研究,本次实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在统计学上的统计结果表明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5结论

本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虚拟场景情境下的有意探测的迫选实验范式,进行了变化盲视原因探讨的验证性实验。研究证明:在包含7个物体的图片刺激下,变化盲视出现的概率是0.435,出现变化盲视的原因是不能比较已经储存了的原刺激和变化后的刺激的表征。这证明我们E-prime设计的程序来探讨变化盲视出现原因是可行的。 本研究只对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做了分析比较,后续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在反应时上做相应的探讨,探究更深层的心理加工过程。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变化盲视的性别差异和兴趣变量的研究,我们认为今后也可以设计相关实验在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6.参考文献

1. Mary Hayhoe (2000)Vision Using Routines: A Functional Account of Vision VISUAL COGNITION, , 7 (1/2/3), 43–64

2. Ronald A. Rensink1, J. Kevin O'Regan2, & James J. Clark3(1997) TO SEE OR NOT TO SEE:The Need for Attention to Perceive Changes in Scen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Hiroyuki Shinoda 1, Mary M. Hayhoe *, Anurag Shrivastava (2001) What controls atten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Vision Research 41 3535–3545

4. Daniel J. Simons (2000)Attentional capture and inattentionalblindness Trends in CognitiveSciences – Vol.4 ,No.4,April

5. D. Alexander Varakin and Daniel T. Levin (2006) Change blindness and visual memory:Visual representations get rich and act poo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7, 51–77 6. Gideon P. Caplovitz , Robert Fendrich, Howard C. Hughes (2007 ) Failures to see: Attentive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是”按“F”键,“否”按“J”键。被试有10000MS的时间进行判断,10000MS内按键反应后会马上进入下一步,10000MS后没有做出按键反应也会自动跳入下一步。下一步为呈现再认物体图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在前面任一张图片中见过该物体,“是”按“F”键,“否”按“J”键。被试有10000MS的时间进行判断,10000MS内按键反应后会马上进入下一步,10000MS后没有做出按键反应也会自动跳入下一步即进入一个新的序列(流程图见图三)。 3结果 使用SPSS 11.5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1数据筛选: 在数据的筛选方面,我们主要考虑 A.诚信度 为了确保被试实验的诚信度,处理数据时,在判断是否有变化的反应中,将无变化的图片组虚报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