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358)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35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20:45:33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

1、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A、生 B、净 C、末 D、丑

2、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 A、扇子 B、玉佩 C、钱财 D、奏章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A、传记 B、书信 C、史论

D、文艺随笔

4、A)的艺术思想?() A、文人画家 B、宫廷画家 C、院画家 D、民间画家

5、“将上堂;声必扬”出自《礼记》中的()。 A、《檀弓》 B、《曲礼》 C、《月令》 D、《王制》

6、所谓礼教,归根到底就是()字而已。 A、敬 B、仁 C、孝

7、“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要性。 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8、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9、王实甫《西厢记》共有五本()折。 A、20 B、21 C、22 D、23

10、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看到一篇好书法 D、看一场好戏

11、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2、《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一评语出自() A、《汉书》 B、《后汉书》 C、《文心雕龙》 D、《史记》

13、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14、“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15、《诗经》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桃天 B、七月 C、采薇

16、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日。 A、元宵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 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

18、“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诗人写的?() A、陆游 B、王维 C、孟郊 D、李白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 B、三种 C、五种 D、四种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 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

21、“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A、下棋 B、战场 C、戏台 D、书籍

22、“仁者无敌于天下。”出自() A、《孔子》

B、《孟子》 C、《大学》 D、《庄子》

2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C、雕刻 D、画画

24、《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 A、张择端 B、吴道子 C、王希孟 D、唐寅

25、以下不是战国四公子的是() A、赵胜 B、黄歇 C、田忌 D、魏无忌

26、以下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言必行,行必果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7、“天人感应”学说是指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这一思想最早源于() A、《山海经》 B、《春秋》 C、《周易》 D、《尚书》

2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鲁迅先生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其中在书屋读书的场景依然记忆深刻。文中写到: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其中“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故事出自于?() A、《世说新语》 B、《笑林广记》 C、《老残游记》 D、《三言两拍》

29、“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促织”是指()

搜索更多关于: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358)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 1、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A、生 B、净 C、末 D、丑 2、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 A、扇子 B、玉佩 C、钱财 D、奏章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A、传记 B、书信 C、史论 D、文艺随笔 4、A)的艺术思想?() A、文人画家 B、宫廷画家 C、院画家 D、民间画家 5、“将上堂;声必扬”出自《礼记》中的()。 A、《檀弓》 B、《曲礼》 C、《月令》 D、《王制》 6、所谓礼教,归根到底就是()字而已。 A、敬 B、仁 C、孝 7、“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要性。 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