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形成因分析类》导练案

广东省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形成因分析类》导练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9:08:30

地形成因分析类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一、高考真题

例题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解析: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

例题2、(2013·高考全国卷Ⅱ,T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其中一种观点,并提供论据即可)

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河北北部及其附近地区。(1)从图中看出,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沉积物提供了沙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流水量不稳定,枯水季节沉积物露出水面变成干燥的沙源。(2)选择一种观点,关键是论据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知识要点回顾:

1.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2.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三种地质构造类型

3.外力作用与地貌

三、练习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闽江上游是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落差大。闽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约为750万吨,大量的泥沙在波浪和南下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入海口南岸移动。闽江口南岸多沙丘,其形成与我国内陆的沙漠化过程类似。

下表是闽江口南岸历年各月主导风向、风频和平均风速示意表。 记录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年代 东东东东东东西东东东东东主导风向 东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南 北 北 北 北 北 1955~ 风频(%) 36 36 33 31 28 18 13 20 32 44 42 38 31 1979年 平均风速 6.6.6.6.6.5.6.7.6.7.8.7.6.9 (m/s) 9 7 7 6 0 1 4 6 9 5 0 1 分析闽江口南岸沙丘形成的原因。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这种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下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1亩≈666.7平方米)沙丘。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

指出上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图a为Q地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P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多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每当夏季来临,图示区域的大部分河流明天都会出现一次洪峰。

指出图中Q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4.读世界某区城图(图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M河甲地以上河段流经的峡谷地区,高峰和峡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简要分析大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地形成因分析类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一、高考真题 例题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解析: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