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04 江阴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出卷人 黄国瑞 核查人 王恩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1.下列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 a表示的是死亡率 B. b表示的是出生率 C. 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 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2.下列关于图中曲线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 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 2015年之后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
D.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图2),回答3-4题
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 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
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表1是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分析表1回答5—6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1) 流出 流入 省市 占总量比重(%) 省市 占总量比重(%) 贵州 6.1 福建 四川 16.1 北京 湖南 10.6 上海 江西 8.6 江苏 河南 8.3 浙江 安徽 10.6 广东 其他 39.7 其他 5.6 5.6 7.2 5.6 8.9 35.5 31.6 5.表l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 A.城市到农村 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 6.表格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系 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3、4,回答7-8题。
7.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8.图4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读“木桶效应”示意图(图5),完成 9―10 题
9.图5为 “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10.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2
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图6),回答11-13题 1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
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1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
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7,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
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3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各等级城市中特大城市数量最少 15.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图8、图9),完成16-18题。
16.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18.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图10为我国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