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7:46:07

1)有微灌试验资料时,应由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2)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按照彭曼或蒸发皿法求得需水量,然后再计算出微灌的用水量。也可参照邻近相似的灌溉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5.水量平衡计算 ·

(1)在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无调蓄时,用下式确定微灌面积: 可灌面积,hm’; 可供流量,m’/h; 设计供水强度,mm/d;

,——水源每日供水时数,h/d; ,‘^`;4`L`q991`:\ ?%;÷轧”h\\ V——灌溉水利用系数。

(2)在水源有调蓄能力且调蓄容积已定时,可按下式确定微灌面积 式中 K——塘坝复蓄系数,K=1.0—1.4; V——蓄水利用系数,V=0.6—0.7; y——蓄水工程容积,m’;

/;——灌溉季节各月的毛供水强度,mm/d; ; 了i——灌溉季节各月的供水天数,d。

(3)在灌溉面积已定,需修建调蓄工程时,可用式(1—3)确定调蓄容积y 设计流量时可用式(1—2)计算流量Q。 6.管网布置

微灌管网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符合微灌工程总体要求。

(2)使管道总长度最短,尽量少穿越其他障碍物。

(3)满足各用水单位需要,能迅速分配水流,管理维护方便。

(4)输配水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行布置。 (5)管道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需要确定毛管顺作物种植 二、微灌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作物需水量 .

微灌属局部灌溉,故作物需水量亘+可不考虑棵间蒸发量。 (二)设计耗水强度

设计耗水强度采用设计年灌溉季节月平均耗水强度峰值,并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在.m0苎料时可通过计苎或按表l—4选取。 表1—4 设计耗水强度(mm/d)

式中

五。二K,X‘ (1—4) K+=G+/0.85 (1—5) 设计耗水强度,mm/d;

作物遮荫率对耗水量的修正系数, 当由式(1—5)计算出的数值大于1 时,取K+=l;

注 干旱地区宜取上限值

作物遮荫率,即作物覆盖面积与种植面积的比值。随作物种类和生育阶段而变化,对于大田和蔬菜作物,设计时可取o,8—0.9;对果树,可根据树冠半径和果树所占面积计算确定。

(三)微灌的土壤湿润比

微灌的土壤湿润比,是指被湿润土体占计划湿润层总土体的百分比,通常以地面以下20—30cm处湿

润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其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灌水器的型号、灌水量的大小及土壤类别等。

规划设计时,要根据作物的需要、工程的重要性及当地自然条件等,选定设计土壤湿润比。因为设计土壤湿润比越大,工程保证程度就要求越高,投资及运行费用也越大。一般宽行作物及果树取20%一30%,蔬菜和大田密植作物为了o%一90》《,南方微喷灌可大于60%。 ;

设计时将选定的灌水器进行布置,并计算土壤湿润比,要求其计算值稍大于设计土壤湿润比,若小于设计值就要更换灌水器或修改布置方案。常用灌水器典型布置形式的土壤湿润比尸的计算公式如下:

1.滴灌

(1)单行直线毛管布置

式中 户——土壤湿润比,%;

D。——土壤水分水平扩散直径或湿润带宽度(D。的大小取决于土壤质地、滴头流量 和灌水量大小),m;

5+——灌水器或出水点间距,m; 5i——毛管间距,m。 (2)双行直线毛管布置: 式中

5,——一对毛管的窄间距,m;

八——与5,相对应的土壤湿润比,%; 5:——一对毛管的宽间距,m;

户:——与S:相对应的土壤湿润比,%; 5,——作物行距,m。 (3)绕树环状多出水点布置:

一扩 n——一株果树下布置的灌水器数, 果树行距,m;—勺\蝓\;; ; · ;

灌水器或出水口间距,m; 5。——湿润带宽度,m;

0。——地表以下30cm深处的湿润带宽度,m。 2。微喷灌

(1)微喷头沿毛管均匀布置时的土壤湿润比为: 式中 丑。——微喷头的有效湿润面积,m’;

8——湿润范围平面分布夹角,当为全圆喷洒时,(5)二3( 尺——微喷头的有效喷洒半径,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2)一株树下布置”个微喷头时的土壤湿润比计算公式为: 式中 n——一株树下布置的微喷头数,个;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也可按表l—5选取。

(四)微灌的灌水均匀度在田间,影响灌水均匀度的因素很多,如灌水器工作压力的变化,灌水器的制造偏差,堵塞情况,水温变化,微地形变化等。目前在设计微灌工程时能考虑的只有水力学(压力变化)和制造偏差两种因素对均匀度的影响。 微灌的灌水均匀度可以用克里斯琴森

表1—5 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Chris“ansen)均匀系数C。来表示,且微灌均匀系数不能低于0.8。并由下式计算: 式中

微灌均匀系数;

灌水器流量的平均偏差,L/h; 一各灌水器流量,L/h; 一灌水器平均流量,L/h; 一所测的灌水器数目。

灌水器流量和工作水头偏差率 式中

A:二丛云丛X100% (1—16)

灌水器流量偏差率,%;其值取决于均匀系数Cu,二者关系为:当C。=98》《、 95%、92%时,Q-二10%、20%、30%,微灌灌水器的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应 不大于20%;

g。\——灌水器最大流量,L/h; g山——灌水器最小流量,L/h; QJ——灌水器设计流量,L/h;

久,——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 九。\——灌水器最大工作水头,m; ^山——灌水器最小工作水头,m; Ad一—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m。

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与流量偏差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二主(真+o.15l三三Q-1 式中 J——灌水器流态指数。 (六)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

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应取所选灌水器的额定工作水头。没有额定工作水头的灌水器,应由灌水器水头与流量关系曲线确定,但不宜低于2m。 (七)过滤器设计进口与出口压力差 ·

AA二厶A。+厶A。从 (1—18)

式中 AA——过滤器设计进口与出口水头差,m;

AA。——过滤器通过洁净水流时进口与出口间的水头差,m;

厶丸?——过滤器工作时允许进口与出口增加的水头差(此值不宜大于3.0m),m。 三、微灌系统的设计 (一) 微灌系统的布置

微灌系统的布置通常是在地形图上作初步布置,然后将初步布置方案带到实地与实际地形作对照,进行修正。微灌系统布置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l/2000—1/500。

1.首部枢纽位置的确定

首部枢纽是整个微灌系统操作控制的中心,其位置的选择主要是以投资省,便于管理为原则。一般首部枢纽与水源工程相结合。如果水源距灌区较远,首部枢纽可布置在灌区旁边,有条件时尽可能布置在灌区中心,以减少输水干管的长度。

2.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图l—2l、 图l—22) (1)滴灌时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

1);单荭毛管直线布置。图1—2l((1)表示毛管顺作物行布置,一行作物布置一条毛管,滴头安装在毛管上。;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幼树和窄行密植作物(如蔬菜)。

2)单行毛管带环状管布置。图·1:n<6)。表示当滴灌成龄果树时,常常需要用一根分式中 图1—21 滴灌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形式 (o)单行毛管直线布置;(6)单行毛管带 环状毛管布置;(c)双行毛管平行布置, (d)单行毛管带微管布置

1一毛管;2一灌水器;3一果树;

4一绕树环状管

图1—22 微喷灌毛管与灌水器布置图 (d)单向半圆微喷;(6)双向微喷;

(。)窄行密株距作物全圆微喷;(d)单喷头微喷 l一毛管;2一微喷头;3一土壤湿润区;4一果树

毛管绕树布置,其上安装4—6个单出水口滴头,环状管与输水毛管相连接。这种布置形式增加了毛管总长。 ,

3)双行毛管平行布置。滴灌高大作物,可用双行毛管平行布置,见图1—2l(f),沿作物行两边各布置一条毛管,每株作物两边各安装2—3个滴头。

4)单行毛管带微管布置。当使用微管滴灌果树时,每一行树布置一条毛管,再用一段分水管与毛管连接,在分水管上安装4—6条微管,见图l—21(d)。也有将微管直接插于输水毛管上,这种安装方式毛管的用量少,因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上述各种布置形式滴头的位置一般与树千的距离约为树冠半径的2/3。

(2)微喷灌时毛管和滴水器的布置。微喷头的结构和性能不同,毛管和微喷头的布置也不同。根据微喷头喷洒直径和作物种类,一条毛管可控制一行作物,也可控制若干行作物。图l—22是常见的几种布置形式。

(二)微灌灌溉制度的确定

微灌灌溉制度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对于果树等多年生植物则为全年)每一次灌水量,灌水时间间隔,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灌水次数和全生育期(或全年)灌水总量的确定

(1)设计灌水定额阴:可根据当地试验资料按式(1—19)或式(1—20)计算确定。式中 设计灌水定额,mm; 土壤容重,g/cm。;

J2:——计划湿润土层深度,m; 尸——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d-龈、61”?——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已。¨已。——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 V——灌溉水利用系数。

(2)设计灌水周期r:设计灌水周期取决于作物、水源和管理情况,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在缺乏试验资料的地区,可参照邻近地区的试验资料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下式计算确定:

十二(阴/正-)V (1—21)

式中 了——设计灌水周期,d。 , (3)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n25+S, +、。。、

式中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g——灌水器流量,L/h。

对于成龄果树,一株树安装”个滴头时: (三)微灌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微灌系统的工作制度有续灌和轮灌两种主要情况。不同的工作制度要求系统的流量不同,因而工程费用也不同,在确定工作制度时,应根据作物种类、水源条件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1.续灌

续灌是对系统内全部管道同时供水,灌区内全部作物同时灌水的一种工作制度。它的优点是每株作物都能得到适时灌水,操作管理简单。其缺点是干管流量大,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设备利用率低;在水源不足时,灌溉控制面积小。一般只有在小系统,例如几十亩的果园才采用续灌的工作制度。

2.轮灌

轮灌是支管分成若干组,由干管轮流向各组支管供水,而各组支管内部同时向毛管供水。这种工作制

搜索更多关于: 微灌技术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有微灌试验资料时,应由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2)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按照彭曼或蒸发皿法求得需水量,然后再计算出微灌的用水量。也可参照邻近相似的灌溉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5.水量平衡计算 · (1)在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无调蓄时,用下式确定微灌面积: 可灌面积,hm’; 可供流量,m’/h; 设计供水强度,mm/d; ,——水源每日供水时数,h/d; ,‘^`;4`L`q991`:\ ?%;÷轧”h\\ V——灌溉水利用系数。 (2)在水源有调蓄能力且调蓄容积已定时,可按下式确定微灌面积 式中 K——塘坝复蓄系数,K=1.0—1.4; V——蓄水利用系数,V=0.6—0.7; y——蓄水工程容积,m’; /;——灌溉季节各月的毛供水强度,mm/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