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技术方案-浙江概述
全面掌握影响情况。
3. 技术路线
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工作采取整体规划与分工负责、信息采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流程图如下(图1):
图1 技术路线流程图
3.1 信息采集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采取协调地方相关部门、查阅相关规划与技术文档、引用海洋专项成果等方法,结合现场调查,获
5
取相关信息,填报信息采集表。
3.2 实地调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对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的重点区域开展实地调查,主要工作包括:确定重点调查区域和调查内容,搜集背景信息,开展实地调查,形成调查成果。
对调查区内发生的海平面变化影响典型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全面掌握影响状况。
3.3 信息汇交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于11月份提交信息采集表、实地调查报告(格式详见附录1)及相关成果,包括数据、报表、图片、照片、多媒体等;12月份,提交完整的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工作报告(格式详见附录2)和最新相关信息。所有成果均以书面形式(附光盘)提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3.4 信息处理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汇交的年度海平面变化影响信息和实地调查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影响数据集。
3.5 报告编制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编制本地区年度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工作报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年度中国海平面变化影
6
响调查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3.6 信息入库
将2013年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影响数据集载入海平面变化影响基础信息数据库。
4. 信息采集与实地调查 4.1 浙江省
4.1.1 海平面变化影响信息采集
浙江省的信息采集按调查区进行,根据行政区划分为7个沿海城市调查区和35个沿海地带调查区(表1)。
浙江省主要开展除宁波市以外的其他6个沿海城市调查区堤防、海洋工程、地面沉降、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生态状况和灾害情况的信息采集工作。填报信息以最新调查结果为准,并注明资料来源和调查时间。相对于往年没有更新的信息类,可以不必再填报。
宁波市的海平面变化影响信息采集工作见《宁波市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技术方案》。
表1 浙江省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区划表
沿海地区 地区代码 沿海城市 地区代码 沿海地带 滨江区 杭州市 浙江省 330000 宁波市 330200 330100 萧山区 海曙区 330109 330203 地区代码 330108 7
江东区 江北区 北仑区 镇海区 鄞州区 象山县 宁海县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龙湾区 瓯海区 洞头县 温州市 330300 平阳县 苍南县 瑞安市 乐清市 海盐县 嘉兴市 330400 海宁市 平湖市 绍兴县 绍兴市 330600 上虞市
8
330204 330205 330206 330211 330212 330225 330226 330281 330282 330283 330303 330304 330322 330326 330327 330381 330382 330424 330481 330482 330621 33068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