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熟悉维生素D的结构与性质。 自学本类药物的其它分析项目与方法。 第五节 维生素E的分析
掌握维生素E的铈量法,了解维生素E鉴别试验及气相色谱法。 第六节 复方制剂中多种维生素的分析 自学多种维生素的分析。 思考题
1、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依据是什么? 2、什么是硫色素反应?
3、维生素C注射液用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如何排除抗氧剂的干扰?原理是什么? 4、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校正公式是什么?换算因子是什么?写出测定其胶丸含量时标示量%的计算式。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各类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 第二节 鉴别
掌握四氮唑比色法、异烟肼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熟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呈色反应、沉淀反应,鉴别试验,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熟悉特殊杂质检查。 自学有关物质检查。 第四节 含量测定
掌握Kober反应比色法。了解本类药物的其它分析项目与方法。 自学生物样品中甾体激素的分析。 思考题
1、甾体激素类药物可能含有哪些特殊杂质?各采用什么方法检查? 2、什么是Kober反应?
3、甾体激素类药物有哪些鉴别方法?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掌握本类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 自学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掌握?-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碘量法。熟悉的本类药物的分类、结构与性质,?-内酰胺类
5
抗生素的汞量法、酸碱滴定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掌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 自学含量测定方法。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了解本类药物的其它分析项目与方法,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考察研究。 第五节 抗生素类药物分子中高分子杂质的检查 自学高分子杂质的控制方法。 思考题
1、碘量法测定青霉素含量时,如何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2、?-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是根据其分子结构中的哪些基团的性质而拟定的?
3、药典中为什么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规定有特殊杂质检查?
第十四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熟悉中药制剂的分类。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特点及一些重要检查项目。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及重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中药制剂的分类。熟悉常用分析方法。 自学分析方法。 思考题
1、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2、试述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
理论课课 程 内 容 时 (一)绪论 (二)药物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 (三)药物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 (四)药物杂质检查 (五)药物制剂分析 (六)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七)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八)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九)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十)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 2 2 7 2 2 4 6 6 6 时 6 8 6 6 6 实验课 6
(十一)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十二)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十三)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合计 4 6 2 50 32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考试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考核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
考核方式: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验成绩、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题型及所占分值:选择题1分×50(其中A型题50题);名词解释2分×5;填空1分×10;简答题5分×6。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5%、实验成绩占15%)占20%;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8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
参考教材:
《药物分析》,第六版,主编:刘文英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
《中国药典》二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出版
《药物分析》,主编:于治国,陈秀杰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可暂缺)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实验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 课程类型: 专业课 必修 实验课学时:32
适用对象: 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整个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药物分析专业、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7
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熟悉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质量控制所用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掌握所用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设计药品的标准规格,最终培养学生具有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材中各章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注意分析化学课程已讲述内容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深化,并适度增加教材以外的新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 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 8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目的和原理 2.熟悉杂质检查的操作方法 [项目性质] 验证性实验
[实验原理]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凡例中对一般杂质检查的规定,对葡萄糖中的一般杂质进行检查。 [思考题]
1.中国药典(2005版)在葡萄糖杂质检查中规定检查十二项,是根据什么原则制订的?目的何在?
2.重金属与砷盐检查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计算其限量?
实验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6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确证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内容和要求 2.熟悉建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项目性质] 开放性实验
[实验原理]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对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线性与浓度范围的验证,并进行含量测定。 [思考题]
1.回归方程的表示方法? 2.含量的计算?
实验三 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 6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片含量的原理及操作,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熟练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