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永泰县招商项目
永泰县概况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概况
永泰县建县于唐永泰二年(766年)。北宋时因避哲宗陵讳,改名永福。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又恢复永泰旧名,简称樟。
2、行政区划
宋时,县内置3乡,辖14里。元分为36都。清时为3个乡,领9图。建国后,1950年划分为6个区,分别为城关、梧桐、嵩口、葛岭、大洋、白云。当前辖9镇,12乡,共264个村(居),其中行政村254个,居委会10个。
3、地理概况
地处福州西南部,县城位于东经118°23′至119°12′,北纬25°39′至26°05′之间,区域面积2241平方公里(336万亩),目前县城区面积7.9平方公里。东邻闽侯、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县城距福州62公里。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戴云山脉向东延伸之丘陵地带,海拔大部分在400米以上,最高为1681.9米(嵩口东湖尖山峰),最低仅12米(塘前官烈)。年均气温20.4℃,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无霜期近300天,日照数1755.3小时。立体气候明显,人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4、资源状况
(1)人口资源:当前总人口363698人(公安口径),共
111490户,其中男193636人,女170062人。城区人口58664人(樟城33709人,城峰24955人)。
(2)林业资源: 永泰是福建省37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李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现有林业用地总面积278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40万亩,森林覆盖率72%。用材树种达170多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建柏、油杉及阔叶树,其中花榈木、樟树、红豆杉、泡桐、重阳木、白檀、楠木、黄杞等高级用材树种分布较广。全县竹林总面积17万亩,主要有毛竹、麻竹、篓竹、黄甜竹、苦竹、方竹、佛竹、桂竹、刚竹、淡竹、玉山竹等,以篓竹、黄甜竹为特色。全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2万亩。 (3)地矿资源: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占福州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近五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钼、铅、锌等金属矿藏和紫砂土、叶腊石、高岭土、花岗岩石材等非金属矿藏,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4)水利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88.8万千瓦,可供开发水电装机容量51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现已建成电站127座,装机16.3万千瓦,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初级水利化县”和“全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5)温泉资源:全县已发现地热自然出露点12处,可利用总量达12806吨/日,主要分布樟城、城峰、葛岭、嵩口、梧桐、长庆、富泉、清凉等地,县城为地热出露的集中区。自然水温泉多在30-60℃(最高可达72℃以上)。自然流量一般为
3.5升/秒,总流量40.12升/秒,日流量3349吨,总计热异常带约2.85平方公里,热储量为1.2723×105千焦,占福州可开采的18.4%,为福州八县之首,于2008年5月份授牌成为全省首个“中国温泉之乡”。青云山御温泉酒店和赤壁温泉项目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的樱花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6)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温泉之乡”、“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空中最美家园”和“福州十大名片”等荣誉称号。青云山景区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门山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名山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
开发了青云山、赤壁、大樟溪休闲游乐区、天门山等20个景区(点),推出了生态休闲、温泉养生、漂流、蹦极、空中滑翔、马术、攀岩以及“农家乐”等几十种旅游产品,构成了水、陆、空立体式生态旅游景观。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16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29亿元。
目 录
永泰县下林地块旅游酒店综合体开发项目 永泰县液化气(LNG)建设项目 永泰县台口工业园区建设项目 永泰县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永泰县旅游购物中心建设项目 永泰县地热开发利用项目 永泰县万吨浓缩果汁厂房转让项目 永泰县中药材规模种植基地项目 永泰县姬岩景区转让项目 永泰县方壶岩风景区开发项目
永泰县马洋白沙宫地块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永泰县旗山地块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永泰县化工厂、酒厂地块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永泰县水利局周边地块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永泰县塘前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