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全国卷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习题第1讲

2020届高考全国卷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习题第1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6:35:29

2020届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内容 选修一 第1讲

1.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为体制转型设置了有利的制度环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chuán)、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

——《商君书·弱民》

材料二 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把“田里不鬻”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目的是为了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为制度创新设置了怎样的“制度环境”?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制度环境:厉行法治。

原因:实行法治可以统一民众思想,实现富国强兵。

(2)据材料二列出商鞅创新“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的表现及目的。

[答案] 政治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目的是建立君主专制。

经济表现: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指出制度创新成功应注意的时代和社会因素。

[答案]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民众的利益。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可知商鞅主张加强法治;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可知原因之一为实现富国强兵;“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体现了原因之二为统一人民思想;第(2)问,表现结合商鞅变法的政治、经济措施回答。由材料“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可知其目的为确立君主专制制度;由“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说明可缓和社会矛盾。第(3)问,依据对改革的认识、评价或其影响回答。

2.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于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答案] 措施:废除井田制;按亩纳税;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影响: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答案] 思想:重视农战。

评价: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

的暴政埋下祸根。

[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得出废除井田制,据材料一“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得出按亩纳税,据材料一“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成为耕者所自有”得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得出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注意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二“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得出重视农战;第二小问评价,据材料二“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得出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结合所学得出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二“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结合所学得出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的暴政埋下祸根,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商鞅变法50多年后,赵国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他感叹:“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他提出建立新式骑兵并无太多异议,争论集中在胡服上。赵武灵王多次劝导反对派,他曾说:“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武灵王改革后“略中山地……西略胡地……林胡王献马”。汉代刘向说:“战国有骑,无骑射,骑射,胡兵也,赵武灵王用之。”王国维考证胡服之入中国始于武灵王,胡服衣着方便,后经北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内容 选修一 第1讲 1.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为体制转型设置了有利的制度环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chuán)、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 ——《商君书·弱民》 材料二 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