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甘肃省金昌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是50℃ B.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点是50℃ 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
①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②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③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m/s C.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快 B.印度尼西亚海啸产生的次声波的频率高达300Hz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D.人们将手机调成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減弱噪声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75℃ C.50℃ D.80℃ 二、填空题
1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惜水如金。如图是小丽洗完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这种行为对吗?_____如果这个水龙头每分钟流失50m1水,那么10h将流失水_____kg.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实例:_____。(1ml=1cm3,ρ水=1.0×103kg/m3)
8
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14.把﹣10℃的冰放在手心里,冰_____(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手心里的冰熔化时手会感觉很凉,这是因为冰熔化时需要_____热。
15.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上课时为了防止教室外面的声音干扰,关上门窗,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6.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 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填“东”或“西”)行驶的。 三、计算题
17.一空瓶质量2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000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410克。求瓶内金属的密度。
18.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
(1)AB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红在物理实验宣准备测最一石块的密度,他们各自选用器材并设计测量方案进行测量。
(1)小明选用天平和烧杯测量石块的密度,他的测量方案是:
①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石块的质量m1=_____g;
②然后将石块放入烧杯中,加水把石块浸没,并在水面处做标记,接取出石块,测得绕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350g;
③最后再往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375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3,由于步骤2中取出石块会带出水,这会导致出的石块密度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红选用弹簧测力计和瓶子测量石块的密度,她的测量方案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石块的重力为G1;
③用一瓶子装满水,随后用瓶盖盖上瓶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子总重力为G2;
③打开瓶盖,将石块放入瓶中,水不再溢出后盖上瓶盖,用抹布擦干外壁的水,再次测量瓶子的总重力为G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
小红实验完成后才发现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指针指在零刻线上方一点,这种情况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对石块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1.如图是小东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东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若蜡烛M向玻璃板近,应将蜡烛N向_____(选填“远离”或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N重新和M的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为了得到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接下来小东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2.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过程 结论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23.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cm3, 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_______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D A B C C B 二、填空题 11.放大 不会
12.不对 30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13.34 14.不会 吸 15.信息 传播过程中 16.船 东 三、计算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