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6:45:05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

(3)如果用粗盐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

(4)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够多的食盐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求填写配制时所需各种药品的用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1)要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固体,量取液体,还要有配制容器,加速溶解装置.;

(2)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溶质少了(称量时左码右物并移动了游码、药品中含有杂质等)②水量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水等); (3)根据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际实验步骤来选择答案;

(4)利用固体加水溶解、浓溶液加水稀释都可配制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向稀溶液中继续加溶质溶解也可以配制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解答】(1)称量固体一般用天平称量,量取液体用量筒量取,需要在烧杯中配制,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选:B;

(2)A、左码右物称量3.2g食盐,食盐的实际质量为2.8g,所以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了,故A正确;

B、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水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会导致水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A;

(3)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先进行计算:需要氯化钠:100

g×20%=20g,需要水:100g﹣20g=80g,用托盘天平称量20g氯化钠,放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80g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溶解,即可得到所配溶液.所以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B; (4)方案一,使用固体物质加水溶解;则需要食盐的质量=50g×20%=10g,需要水的质量=50g﹣10g=40g;

故答案为:10g食盐和40g水; 方案二,把40%的浓溶液加水稀释,则需要40%食盐溶液的质量==25g,则需要加水的质量=50g﹣25g=25g;

故答案为:25g40%的食盐溶液和25g水;

方案三,向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食盐,配制20%的溶液,则还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50g×20%﹣20g×15%=7g,则还需要加水的质量=50g﹣20g﹣7g=23g;

21

故答案为:20g15%的食盐溶液、23g水和7g食盐. 故答案为: (1)B;(2)A;(3)B;(4) 配制方案(只要求填写配制时所需各种药品的用量) 方案一 10g食盐和40g水 方案二 25g40%的食盐溶液和25g水 方案三 20g15%的食盐溶液、23g水和7g食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液体的称量以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所需的仪器装置;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主要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方面考虑;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配制;选择多种配制方式进行溶液的配制.

28.钢铁的冶炼是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请你参与到以下炼铁的实验中探究(一)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 先通入CO再开始加热 ;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 (5)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6)用该方法炼出的铁是否是生铁? 不是 探究(二)

(7)小明另取铁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10克,加100克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混合物109.8克,求①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酒精灯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铁粉以外,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也是黑色的; (6)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

(7)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由于酒精喷灯的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故填:外焰.

22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故填:Fe2O3+3CO2Fe+3CO2.

(3)由于玻璃管内有空气,通入一氧化碳高温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前先通入CO,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再开始加热. 故填:先通入CO再开始加热.

(4)为了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所以,实验时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除去反应剩余的CO.

故填: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5)A、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此反应也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它们也是黑色的,所以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可知,此反应中的生成物可能有铁粉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所以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的说法是错误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6)用该方法炼出的铁不是生铁,因为生铁是含有碳元素的混合物,而该方法得到的是铁单质.

故填:不是.

(7)设铁的质量为x,氯化氢质量为y,

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因此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100g﹣109.8g=0.2g,

Fe+2HCl═FeCl2+H2↑, 56 73 2 x y 0.2g ==,

x=5.6g,y=7.3g,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5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 (3)如果用粗盐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 (4)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够多的食盐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求填写配制时所需各种药品的用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1)要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固体,量取液体,还要有配制容器,加速溶解装置.; (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