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28:53

D、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盐酸质量相等,产生氢气质量不相等时,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等.

【解答】解: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故A正确;

B、由图可知,t2 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又开始时两者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B正确;

C、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 时刻两者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C正确;

D、t3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由图中数据可知,X金属与盐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X比Y活泼,至于X与Y的质量关系,可以根据是否完全反应进行判断.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6.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0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B.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马来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马来酸由12个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马来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马来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4):(16×4)=48:4:64,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D、马来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

13

B、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故正确;

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故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

18.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蜡烛逐渐熄灭 C.铝片上有划痕 D.冷却后粗铜丝a端略上升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C、根据硬铝的硬度大于铝分析; D、根据铜能与氧气反应.

【解答】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错误; B、由于隔绝空气,蜡烛逐渐熄灭,故B正确;

C、由于硬铝的硬度大于铝,所以铝片上有划痕,故C正确;

D、由于在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质量增加,所以,冷却后a端会下降,b端上升,故D错误. 故选AD.

【点评】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正确解答,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

1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若D为单质,则A、C质量比为1:2

C.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4,则D中含2种元素 D.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O2+4NH36H2O+2N2,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知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O2+4NH36H2O+2N2.则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说法正确,故A正确; B、若D为单质,则A,C质量比为(3×32):(6×18)=8:9,故B错误;

C、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4,则可知氧气过量,故D中会有氧元素,故含2种元素,故C正确;

D、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一定升高,故D正确; 故选:B.

14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20.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M、N、P、Q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自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5.8 8.4 31.6 1.6 一段时间后质量(g) 待测 14 21.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B.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7:3 D.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压轴实验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相等,计算出反应后M物质的质量;然后利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增减情况,判断反应的反应物及生成物、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等.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M的质量=(15.8g+8.4g+31.6g+1.6g)﹣(14g+21.6g+6g)=15.8g;

反应前后,M物质质量不变,可判断M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参与反应;N物质质量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P物质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Q物质的质量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则反应可写作:P→N+Q;

因此,反应为置换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物质P发生分解反应,P物质一定为化合物;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14g﹣8.4g):(6g﹣1.6g)=14:11≠7:3;M物质质量不变,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 故选B. 【点评】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一定为反应的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小的物质一定为反应的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1.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2H ;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

3+

③铁离子 Fe ;

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O5 .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5

【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3+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2O5;

⑤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⑥根据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2;

3+

故答案为:①2H;②H2O;③Fe;④ 2O5;⑤Al;⑥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 活性炭

(2)除去保温瓶内胆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 食醋 ;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压强 有关;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温度 有关.

(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 一氧化碳 . (5)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

冬天下雪后往积雪上撒盐,积雪很快会融化是因为 盐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食醋中含有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除去水垢;

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温度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并且有毒; 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盐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解答】解:(1)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 故填:活性炭.

(2)除去保温瓶内胆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食醋,油污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物质反应. 故填:食醋.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 故填:压强;温度.

(4)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故填:一氧化碳.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盐酸质量相等,产生氢气质量不相等时,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等. 【解答】解: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故A正确; B、由图可知,t2 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又开始时两者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B正确; C、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 时刻两者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C正确; D、t3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由图中数据可知,X金属与盐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X比Y活泼,至于X与Y的质量关系,可以根据是否完全反应进行判断.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