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高中生物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
毒的形态和乙相同。 答案:D
1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分裂不同时发生 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上一定有A+T/G+C=b
D.DNA分子复制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 解析: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二者同时发生。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答案:B
14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 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解析:题中已知某一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共1 600个碱基,根据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一半,可以得出A+G=800,G=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 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 200个,说明复制后的DNA分子共含G:6 200个=(2-1)×200个,n=5,DNA复制5次。 答案:B
1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②基因也能复制 ③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它们是一一对应关系 ④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 ⑤它的化学结构很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⑤
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很多基因,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DNA双链,不能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基因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可以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n
答案:C
16用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 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S D.少量含有放射性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解析:在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开,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经以上处理之后,还是有少量含有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没有与细菌分开。T2噬菌体没有轻、重之别,故B项错误;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没有S,C项错误;侵染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D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A
17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N标记,让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P B.两个噬菌体含有P C.全部噬菌体含有N D.两个噬菌体含有N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在细菌中,噬菌体的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最终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含有
32
151532
31
32
15
35
35
35
35
35
35
P,而所有子代噬菌体均含
15
31
P;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
蛋白质时,所需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均含N。所以D项错误。 答案:D
1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 A.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B.用P和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用P和S同时标记T2噬菌体 D.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是将DNA注入大肠杆菌内,而非人为用化学方法将DNA和蛋白质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32
35
32
35
开。给噬菌体作放射性标记是用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带上P放射性标记;用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另一部分噬菌体,这一部分噬菌体就带上了S放射性标记。 答案:D
19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生物 实验过程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DNA(经DNA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 用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上清液放射性很高;可B 噬菌体、大肠杆菌 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推测DNA是遗传物质 获得上清液并检测 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C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RNA侵染烟草并观察 是遗传物质 将用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D 大肠杆菌 养在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
解析:A项处理中,结果没能引起转化,说明DNA已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在B项中,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分子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子代出现病斑说明子代的性状是通过RNA遗传的,RNA是遗传物质;D项中,细菌分裂三次后,含N的DNA占2/2=1/4,这是由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 答案:B
20当羊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有( )。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基因的复制 C.碱基互补配对 D.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是有丝分裂间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7
15
314153535
35
3232
实验结果与推测 只生长R型细菌,可推测DNA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含N的DNA占DNA总数的1/4;可推测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15的DNA片段,基因的复制随DNA的复制而复制。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要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普通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 ③ 。
(3)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后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①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② ,说明 ; ③ ,说明 ; ④ ,说明 。
解析:本题是教材经典实验的延伸。着重考查化学成分的鉴定原理、证明遗传物质的关键设计思路以及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和结论分析。
(1)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2)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现紫色。
(3)证明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关键思路是设法把该生物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种成分的作用。
(4)进行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与结论分析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答案:(1)病毒的增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2)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设法将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