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 中大审计考试大纲

2012 中大审计考试大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7:13:11

第一章 1、 2、 3、 4、 5、 6、 第三章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包括业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2、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审计人员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审计种类: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

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即对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一些说法加以验证的意思。 审计模式的演进:账项导向审计阶段、内控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我国采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会计账目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服务准则

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息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审计准则

审阅准则

3、业务质量控制的要素: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 ?

第四章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最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公正。

2、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

(1)、自身利益导致的威胁;(2)、自我评价导致的威胁;(3)、过度推介导致的威胁;(4)、密切关系导致的威胁;(5)、外在压力导致

的威胁。

3、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的防范措施:

(1)、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的教育、培训和经验要求;(2)、持续的职业发展要求;(3)、公司治理方面的规定;(4)、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5)、监管机构或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控和惩戒程序;(6)、由依法授权的第三方对注册会计师编制的业务报告、申报资料或其他信息进行外部复核。

4、 道德冲突的解决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因素:

(1)、与道德冲突有关的事实;(2)、涉及道德问题;(3)、道德冲突问题涉及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4)、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解决道德冲突问题的程序;(5)、可供选择的措施。 第五章

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法律责任类型 违约责任 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违约行为 过错 违法行为 侵权责任 过错 损害后果 因果关系 违法行为 行政责任 过错 法定责任能力 违法行为 刑事责任 过错 法定责任能力 第六章

1、 注册会计师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

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2、 治理层的责任:治理层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管理层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3、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

4、 管理层、治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关系: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5、 管理层认定: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6、 管理层认定的三个层次:(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

民事责任 认定;(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7、 审计过程: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程序、完成审计工作。

?

1、 审计证据: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

息。

2、 审计证据种类:据审计外在的具体形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3、 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适当性

4、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足够的证据帮助我们形成结论。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

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5、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理解)

a) b) c) d) e) f)

6、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外部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7、 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制订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

1、 审计重要性: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

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考虑因素:

(1)、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3、审计风险: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4、审计风险模型: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第九章

1、 内部控制: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

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2、 内部控制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3、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第八章

从被审计单位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相关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从原件获取的比从复印、传真或通过拍摄、数字化等其他方式转化成的电子形式文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注册会计师以函证方式直接从被询证者获取的审计证据,比被审计单位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第七章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2)、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3)、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4)、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第十章

1、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相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的,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

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程序。

2、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设计,注册会计师需考虑因素:

(1)、风险的重要性;(2)、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3)、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3、 控制测试: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4、 实质性程序: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第十一章

1、 审计抽样: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

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2、抽样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所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

1、 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

文件。

2、 无保留意见:指当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施公允反映时发表的审计意见。

3、 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应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财务报表已经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3)、没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

4、 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强调事项段: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或披露的事项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

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

?

1、 内部控制要点:处理订单、信用批准、供货与发运、开据账单、记录销售

2、 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2)、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是否正确;(3)、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4)、相关凭证的审查;(5)、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包括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6)、销售折扣、销货退回与折让业务测试;

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搜索更多关于: 2012 中大审计考试大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1、 2、 3、 4、 5、 6、 第三章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包括业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2、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审计人员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审计种类: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 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