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沅溪小学支教方案(草稿)
支教、帮扶“张家界沅溪小学”方案
主办:中国共产党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总支部委员会承办:中国共产党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支部委员会协办:共青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分总支委员会
——支援贫困山区学校教育 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
策 划 书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学生会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理工农学部分会
支教、帮扶“张家界沅溪小学”方案
一、 活动背景:
背景一: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沅溪完小简介: 沅溪完小坐落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田坪村,地处永定区的西南边陲,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的朗溪乡相邻,距城区65公里。是永定区最偏远的农村寄宿学校,服务着四都坪乡5个村,4000多村民,400多适龄儿童的教育工作。
学校修建于1985年,校园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807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83人,寄宿生47人,分学前班至六年级7个班,但是,学前班和一年级同处一个教室上课,共有6个教室。学校现有正式教师5人,代课教师1人,其中本科毕业1人,大专毕业的5人。所有老师都是本乡人,除1位老师住家外,其他老师都住校。学校的学生有80%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凡是住校的学生都离学校很远,由于交通不方便,他们每次回家和上学步行都要一、两个小时左右,有的甚至要三个小时。他们在学校是免住宿费的,都是生活费每人每月要交200元,一日三餐,早餐和午餐是吃米饭,午餐是吃面条,有些贫困家庭缴纳学生生活费都非常困难。
近二十多年来学校没有添一砖一瓦,教学和生活设施相当落后,使学校所辖的270多学生在外地就读。在创办合格
校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始终没有改变,任然使用着原八十年代末期修建的教学用房和教学设施。这些设施建设标准低,又加之年久失修,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出现了地基下陷,楼顶渗水,墙裙脱落,围墙倒塌等情况,课桌和学生宿舍的床都非常破旧,有些已经损坏,修了又用。教学楼二楼教室的窗户也没有钢筋等防护措施,对师生生命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背景二: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对沅溪小学考察情况
学校条件差,主要表现在资源不足:学生除了发的教科书外,几乎没有其他课外书籍;教学设备都是几十年前的。
教学条件受到限制:每个年级实行包班制教学,1个班安排1个老师,这个老师担任这个班所有科目;学校按照全日制标准开设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就有外语教学,没有专业的外语教师。
学习交流受到限制:学生很少跟外界交流,除了放假跟自己父母能去趟市区外,几乎没走出过大山;老师和学生都很希望能有人过去支教。
二、 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共产党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总支部委员会 承办:中国共产党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支部委员会
协办:共青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分总支委员会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理工农学部分会 组 长:边文钰
副组长:贺孝忠 胡 骁
组 员:邹耿德 杨 俊 付 林 方 栗 周芙蓉
邓 柳 周 文
三、 活动主题:
支援贫困山区学校教育 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
四、 活动目的:
1、帮助小学生解决“有课本,没专业老师”的难题,让他们同其他小学生一样有接受小学英语教育的机会。
2、帮助沅溪小学建立“爱心书室”,解决学生局限于课本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教学资源。
3、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他们送去捐助物资,让他们欢度儿童节;
4、关注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给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
5、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发扬大学生志愿精神、展现新世纪大学生高尚的精神面貌
6、经过此次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