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从苏词看人生

从苏词看人生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9:34:45

从苏词看人生

月光下的平原

苏轼,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更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时至今日的我们,仍在为苏轼的人生境遇所嗟叹,仍在为苏轼的诗词意境所陶醉,仍在为苏轼的思想境界所感悟,仍在为苏轼的生活态度而拜服······苏轼,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信仰!

从苏词看人生?且让我们略看苏轼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少时便有“奋厉有当世志”之报国安民的雄心。然而才华彰显的同时,其母程氏病故,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而后,在政途上与新党争斗,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而后,新党退,旧党得势;而后,旧党退,新党再得势——苏轼,便夹在了新党与旧党之间,被两方所排挤,虽有被启用一时,但之后不断的排挤和被贬(谪)几乎成为了他仕途(和人生)的全部······

然而,不断的排挤和被贬(谪)又是否会成为了苏轼人生的全部吗?苏轼淡然地笑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苏轼放达地笑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豪迈地笑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一儒一道一释流,三子各话万千秋。所话所言为何物,一字真言笑不休······

苏轼的人生哲学,是我国古代三个思想体系,即“儒、释、道”的结合与提炼,却不学儒家的案牍劳形,不学道家的太上忘情,亦不学佛家的四大皆空。苏轼徐步抬首,蓦然吟道:“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是的,苏轼用他的诗词,道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今日之事要如秋天的鸿鹄候鸟。凡事有信条,有担当,有把握,有作为!过往之事当有若一场春梦,苦痛也罢,美好也罢,平淡也罢,还是梦醒了罢,放开了罢,淡然了无痕了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大智慧,这是何等的高境界!不刻板,不无情,不逃避,不怨尤,何其潇洒!

君不见,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苏轼在他那惨淡的仕途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留下了幕幕坚强的背影——在杭州,治大运河,筑西湖堤;在密州,除蝗灾,平匪盗;在徐州,抗洪灾,发煤矿;在登州,改官盐,强海防;在颍州,治水患,赈灾民;在扬州,在定州,在惠州,在儋

州(今海南岛内)······可惜啊,他离皇上越来越远了,那些小官职又怎能实现他“持节云中”的雄心抱负呢?!但,我们所看见的苏轼,是每被贬到一处,都有担当地把他的每一个职务干得尽善尽美达到极致!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随遇而安——我们初中时学习苏轼的诗词,老师就不止一次地用这一词语来为我们概括苏轼。那时的我们,又怎能想到,随遇而安,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那是需要何等坚强的心、何等豁达而又负责的人生态度才能达到的大境界啊!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在此,且再写苏轼的两个梦罢“······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不忘人,不忘情!纵使不思量,本自亦难忘!那人,早已铭刻在了心中!孤坟千里远,无处话凄凉!那情,只能化作泪水尽情流淌!但我们可以知道,梦醒之后,苏轼能拭去泪水,写下诗篇,而能与他的续妻王闰之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琴瑟和鸣,是谓更懂情!这就是苏轼,于人,于情!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忘得了故,放得下事!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都已成为过去,自己

经历的那些苦痛,又算得了什么?且当它故国神游,且让它随浊酒的酹下,放下吧,放下吧·····但我们可以知道,梦醒之后,苏轼能放下酒杯,写下诗篇,更去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谓更为得了世!这就是苏轼,于世,于故!

人、情、世、故——苏轼以他那让人拜服的生活态度,让人拜服的人生哲学,把生活中的人与情,把人生中的世与故,潇洒得宛若吟诗填词般地对待,处理。呜呼!“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词之中看人生,我看到了;你,看到了吗?

2009\\04\\26 平原有感而作

小舟从此逝

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有时对文艺是一种激发和策动,有时,这压力超过人的承受限度,他就会飘然而去,像契诃夫剧本里那个军医,非常坚定地说要远离尘嚣,他恨不得立即转身,“拿上手杖,戴上礼帽”,向某个远方而去。但他要去哪里呢?高山?森林?乡村?不知道,反正他这种要“走”的愿望,颇令我们想起东坡先生的小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总之,可以说这是那些身在棘闱、心处湍濑的人,一种心灵歇乏的要求。即如陶渊明,倘若他为五斗米折腰,生活可能要比他采菊东篱要富裕得多,可是他不,他宁愿拂袖而去,到底性格棱层的一面露出来了,到底不够圆顺通融,这难道不是他可爱的地方吗?深潜着的“猛志固常在”,终于冒出水面了,像鱼跃,势也,命也,非造作也!“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傲”字大可玩味。他的向田园归去,为的是“觉今是而昨非”,心无一累,万象俱空,不是深解其中三昧者,断不能道此言。

搜索更多关于: 从苏词看人生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从苏词看人生 月光下的平原 苏轼,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更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时至今日的我们,仍在为苏轼的人生境遇所嗟叹,仍在为苏轼的诗词意境所陶醉,仍在为苏轼的思想境界所感悟,仍在为苏轼的生活态度而拜服······苏轼,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信仰! 从苏词看人生?且让我们略看苏轼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少时便有“奋厉有当世志”之报国安民的雄心。然而才华彰显的同时,其母程氏病故,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而后,在政途上与新党争斗,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而后,新党退,旧党得势;而后,旧党退,新党再得势——苏轼,便夹在了新党与旧党之间,被两方所排挤,虽有被启用一时,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