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水稻早衰对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和持续增产极为不利。对造成水稻早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稻早衰的防治措施,对大面积防止水稻早衰,实现水稻全面增产和持续增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稻早衰;防治措施;高产稳产;持续增产
水稻早衰是指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萎、叶片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具体表现为抽穗至成熟期病株叶片初为纵向横卷,叶片顶端出现污白色的枯死状态,叶片薄而弯曲,远看一片枯焦。根系生长衰弱软绵无力,甚至有少数黑根发生。穗形较小,穗基部结实率提高,粒色呈淡白色,翘头穗增多。
1水稻早衰的主要原因
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80%以上是来自于稻株倒三叶的光合产物积累直接运输到籽粒中所形成的。因此,必须确保后期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合理的冠层叶结构,以提高倒三叶的最大有效总叶面积,并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和效率。水稻后期由于叶到根的输导距离拉长,常常会导致根部缺氧;因土壤条件差,有机肥施用量少,后期氮素营养跟不上,落黄迅速,易引起根系生长减缓;由于后期稻株荫蔽,病虫害易迅速蔓延,致使稻株受到病虫危害而引起绿叶面积减少及叶片光合功能减弱等等,造成水稻早衰。
归结起来,造成水稻早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栽培管理不当
栽植密度过大,个体植株生长细弱;前、中期施氮过多,而磷、钾以及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地上部生长过旺,叶片疲软,田间荫蔽, 下层叶提前枯死;同时严重阻碍了根系生长,新根少而短,吸收能力大大削弱,从而引起早衰。在长期淹水和肥料脱力时,也易发生早衰。
1.2土壤缺氧、板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