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论知识组织的十大原则

论知识组织的十大原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54:06

困难。这种学科归属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知识组织的不确定性。

10 知识组织的多策略性原则

这里的多策略性是指在不同的学科和知识领域进行知识组织应采取不同的策略。知识组织的多策略性原则的提出,是考虑到不同学科门类和知识领域的差异。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21]。现阶段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学科,并且每一学科由于其产生和发展历史不同,研究方法迥异,学科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我们经常提到“硬科学”和“软科学”之间的区别,这是人们对于不同性质的科学的一种笼统的分类。在情报学领域,Mote从科学家信息需求的角度区分了三种研究领域[22]:(1)基础性原则很成熟,文献组织有序,学科领域相对轮廓分明的领域;(2)信息组织和定义的有序化程度较低的更为广泛的领域;(3)知识组织较为困难的交叉学科领域。在第三类领域中,存在着大量文献,但利用现有的知识组织方法对它们进行组织是比较困难的。

Mote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领域中信息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这是由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科专业人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决定的。由于这种差异,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信息科学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实现对知识的组织。比如,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领域边界明确的学科,知识的组织相对容易,而在交叉学科繁多、学科边界模糊的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中,由于知识类型的繁多,知识间交叉重叠的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学科本身的理论内核不明确,知识的组织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种困难,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制定了相应的知识组织策略。比如,《中图法》在经历了多次改版之后,在类目设置上对交叉学科的列类给予了体现。类目的编列,一般是按研究对象所属的学科(应用到的学科)或交叉学科重点隶属的学科列类,并根据不同学科类目划分和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处理方式。针对较为成熟的交叉学科,《中图法(第四版)》采取了单独列类的方式,如O64物理化学。此外,还使用了多重列类、交替类目法、冒号组配法、“-05”复分法等多种方法实现对交叉学科文献的分类。

本文总结归纳了知识组织的十大原则,即科学性、目的性、学科性、主题性、有序性、多维性、完整性、实用性、不确定性、多策略性。这十大原则不是孤立

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着的。它们彼此交叉配合,丰富了知识组织的理论内涵,为知识组织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知识组织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实际,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

注释:

①大项分隔法:各著录项之间用分隔标识符分隔。

②五段空格法:将著录项目分成五个著录段落:书名项、著者项、出版项、稽核项、附注项、提要项,每一段落单独起行,项与项之间用空格表示。

③10个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资讯与总类,哲学与心理学,宗教,社会科学,语言,科学(指自然科学),技术应用科学,艺术与休闲,文学,历史、地理与传记。

【参考文献】

[1]Birger Hjrland. Nin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EB/OL].[2012-02-20].http://arizona.openrepository.com/arizona/handle/10150/106195.

[2]Merton, Robert K.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8:702.

[3]付小红.论知识组织的原则[J].情报资料工作,2001(5):11-15.

[4]王知津.知识组织的目标与任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65-68.

[5]马张华.信息组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2.

[6]施振宏.期刊论文分类——撇弃《中图法》采用《学科分类与代码》[J].情报纵横,2005(10):215-217.

[7]王琳.领域分析范式视角下知识组织中若干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4):90-94.

[8]牛学理.知识组织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4):91-97.

[9]蒋永福,付小红.知识组织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J].图书馆建设,2000(4):14-17.

[10]Hjrland B. Theory and meta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 new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8, 54(5):606-621.

[11]信息组织[EB/OL].[2012-08-02].http://210.45.208.80:8088/UpFiles/file/98006/20090305164340542.pdf.

[12]宋克振,张凯.信息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8.

[13]彭斐章等.目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108-109.

[14]阮海红.信息的异化与信息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0(4):54-57.

[15]陶钰.分类标引的几点分析[J].图书馆学刊,1987(3):13-15.

[16]Hjrland B. Domain analysi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Eleven approaches-traditional as well as innovative[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2, 58(4):422-462.

[17]Jaenecke, Peter. To What E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J]. Knowledge Organization, 1994, 21(1):3-11.

[18]李秀云.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组织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36-39.

[19]王绍平等.图书情报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556.

[20]屈华.图书分类标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4):53-54.

[21]学科[EB/OL].[2012-02-03].http://haike.haidu.com.

[22]Mote, L. J. B. Reasons for the Vari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Scientist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62, 18(4): 169-175.

搜索更多关于: 论知识组织的十大原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困难。这种学科归属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知识组织的不确定性。 10 知识组织的多策略性原则 这里的多策略性是指在不同的学科和知识领域进行知识组织应采取不同的策略。知识组织的多策略性原则的提出,是考虑到不同学科门类和知识领域的差异。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21]。现阶段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学科,并且每一学科由于其产生和发展历史不同,研究方法迥异,学科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我们经常提到“硬科学”和“软科学”之间的区别,这是人们对于不同性质的科学的一种笼统的分类。在情报学领域,Mote从科学家信息需求的角度区分了三种研究领域[22]:(1)基础性原则很成熟,文献组织有序,学科领域相对轮廓分明的领域;(2)信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