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道德修养》全日制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全日制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44:01

业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身体,但他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

(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社会关系”的有机性描述的是,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彼此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和制约的。所以,要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必须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总体上去把握,从层次上去分析,从纵横联系上去考察。

此外,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必须

注意,诸种社会关系不是平等的、并列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过程中不具有同等的意义。一般地说,在诸多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主要的,它决定着、制约着其他一切思想关系。

(四)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个人依赖于社会但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 1、个人对社会的依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物质需要靠社会提供。另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需要靠社会来满足。

2、个体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个人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参加社会政治生活,促进政治制度建设;通过参加社会文化生活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前进。

(二)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 1、社会对个体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社会既有的客观物质条件为个体劳动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别一方面,社会进步和发展直

讲解

讲解

讲解

讲解

接推动着个体的进步。

2、社会对个体有两种制约作用:一种是社会具有整体性,从有利于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要求个体。这与社会个体从个人角度出发判断和观察问题是不能完全吻合的。这对个人不能不产生相当的制约和束缚。另一种是社会具有稳定性,有一种结构的定势和维持既有状态的惯性力量,表现在诸如风俗、道德、审美情趣等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这种结构定势和惯性力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于社会中活泼生动的个人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说,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制约。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反对“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坚持“社会本位”的集体主义。要以社会为重,个人为轻。以社会为先,个人为后。在保障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考虑个人利益。坚持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原则。要求个人顾全大局,把国家前途、人民利益、民族大义置于第一位,以天下为己任。必要时为了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检测达标情况,通过练习完成; 作业:P102-1、2

讲解

讲解

第二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一)人生目的的涵义:

人生目的:就是指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关于人生行为对象性的自我意识。

(二)人生目的的形成:

1、 人生目的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基础上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条件不同,经济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在对待人生目的、意义认识上也就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3、人的主观意识水平对人生目的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见识水平不同的人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判断能力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由此确定的人生目的自然就会不同。所以,个体人的人生目的会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和可变性的特征。 (三)人生目的的作用: 1、人生目的的动力作用。

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意愿。当人们意识到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着才有意义时,就会使人生目的转化为人动力,通过努力奋斗,寻求提高与进步,从而渐渐接近目标。社会的生活实践向人们揭示:一个人人生目的越明确,内心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

2、人生目的的导向作用:

有什么样式人生目的,就能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明确的人生目的,是一个人一生道路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标。

3、人生目的的激励作用:

一个人有无志向和抱负,人生目远大与否,执著与否,不仅关系到人生目的的实现程度,而且决定着人生活动的成就。正确的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二、人生目的的类型:

讲解

讲解

讲解

讲解

讲解

讲解

(一)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

的:这种人生目的主要表现在真正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先进人物身上。

(二)先公后私即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具有这

种人生目的的人,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时,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

讲解 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三)为个人和便宜求温饱的人生目的。这种人

生目的满足于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要求在一种平淡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害怕和回避社会的剧烈变化。

(四)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1、权力至上论的人生目的。是把权力作为

人生目的去追求,认为“有权就有一切”,通过追逐权力掌权做官,达到为自己或自己亲朋、小团体谋取私利的目的,这就是以权力谋取权利,也就是“以权谋私”。

2、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认为金钱是伟大

的,人是渺小的,;金钱不是人的手段而是人的目的;视金钱如神物、圣物,崇拜金钱,一切向钱看,这就是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3、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主张人生在世,

唯有享乐欲望;人生短暂,应当及时享乐;尽情享受口腹耳目的快乐是人生的惟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它实质上是一纵欲主义。

三、人生目的的确立: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实质上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而活着的主张。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本质要求,可以帮助人深刻地认识人生真谛,引导人在人生实践中把握正确方向。

1首先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当前社会改革的

讲解

讲解

讲解

讲解

搜索更多关于: 《思想道德修养》全日制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业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身体,但他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 (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社会关系”的有机性描述的是,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彼此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和制约的。所以,要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必须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总体上去把握,从层次上去分析,从纵横联系上去考察。 此外,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必须注意,诸种社会关系不是平等的、并列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过程中不具有同等的意义。一般地说,在诸多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主要的,它决定着、制约着其他一切思想关系。 (四)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