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老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老北京的春节》教案
一、 常话春节,激情导课
同学们在过三个月就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春节。盼望过春节吗?为什么呀?
课件出示图片:知道这是哪个地方过春节的情景吗? 板书课题:老北京的春节
这节课我们就来逛逛老北京,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好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的读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词画下来多读几遍,试着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印象。
2、利用点宫灯的游戏检查学生读词的情况。 3、概括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印象。
热闹、喜气洋洋等 板书:热闹
三、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什么时候结束?在
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日子有哪些? 2、 板书: 热闹
腊月初——————一————————————正月十九
(开始) (结束) 四、 研读课文,感受春节的热闹
1、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你们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个日子最热闹,
就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画一画这个日子人们都在热热闹闹地做什么? 2、学生自读后小组交流
3、你认为哪个日子最热闹?来读一读。
(1) 除夕(板书:除夕)
? 除夕怎么热闹?快跟我们说说。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 ? 导读:除夕夜,我们到老北京逛逛吧!刚走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你们就听到了什么?(鞭炮声不绝于耳),沿着大街往前走,经过家家户户的门口,仔细瞧一瞧,看到什么了?(门上贴着红红的对联),再进去瞧瞧吧,又看到什么了?(墙上贴着各色的年画,人们忙着做年菜、吃团圆饭),用鼻子嗅一嗅,闻到什么了?(年夜饭浓浓的香味)除夕夜可真热闹啊,而且还是个温馨团圆的节日,对吧?谁来读一读?把这样的热闹景象读出来。
? 除夕这一夜,老北京的人们还有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守岁”,“守岁”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教师补充:“守岁”就是到了除夕夜,人们点亮灯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块聊天,一整夜不睡觉,期待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夜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一刻,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播放课件
?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多么热闹的日子啊! (2) 大年初一(板书:大年初一)
? 新年的第一天就是“大年初一”,谁认为这一天最热闹?你来读读。 ? 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段) ?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怎么“截然不同”?
(除夕在家里团聚,大年初一走出家门拜年、买玩具、逛庙会) 课件出示书中插图:你们看,这庙会上不仅可以起毛驴,还可以看什么美景?
(可以看西湖胜景,看杂耍??多么热闹啊!) ? 谁再来读读 (3) 元宵节
? 除夕和大年初一的热闹劲儿还没过,转眼就到了元宵节,这可是
春节的高潮,哪儿能错过呀!我们得去看一看,你们说呢?谁来读读这一部分,让我们感受一下元宵节为什么那么热闹?学生读文
? 小组讨论
? 集体交流:看花灯、吃元宵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亮等特点。“数量多”可引导学生抓住“处处、整条街、几百”“街上有灯,家中有灯”等;“种类多”可引导学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纱灯、冰灯、长龙、走马灯、宫灯、纸灯”等等;“亮”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灯火通明”等词。
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 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各色各样的花灯。
? 导读:明月当空,彩灯装扮,元宵融情的元宵节,怎能不热闹呢?
你们也喜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这就是老北京的春节,热闹中透着十足的年味,让人心情荡漾,回味无穷。
我们青岛的春节有有什么习俗呢?动手查查资料。同时,搜集有关春节的图片、对联或者传说故事等,下节课我们来做交流。 板书设计:
热闹
腊月初——————一————————————正月十九
除夕 大年初一 元宵节
(开始) (高潮) (结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