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教训
外债与资本比率增加可能会使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破产。 教训三:应该以稳健和有序的方式实施资本管制的自由化 资本管制的自由化将推动资本流入,资本流入对填补国内储 蓄与投资缺口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会使发展中国家实现比没有资 本流入条件下更高的增长率,然而,亚洲国家的经验显示:一个仍 需改革其金融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经济体,资本的自由流动 将使汇率过分波动,因为它的经济周期并不能和发达国家同步,而 且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如果维持汇率稳定,它就得放弃货币政策 独立性;如果它既想维持汇率稳定又想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就会 发生流动性泛滥或信用紧缩。“套利交易”使金融机构赚取大量利 润。然而,金融机构的盲目信贷创造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 沫。当泡沫破灭时,很多金融机构不是无法运转就是濒临破产。重 要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导致了银行挤兑与极大的恐慌。资本出逃 和经常账户赤字引发了货币危机。金融机构的崩溃是金融危机的 罪魁祸首。在韩国,大财团从国外大量借款。期限结构错配引起的 流动性困难造成韩国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接着导致货币危机,加 剧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最显著的事实是:在危机爆发后,韩国 政府才开始认识到其债务有多么的严重。新兴市场国家太小、力量 太弱,不能抵抗任何针对自己的攻击。甚至像中国这样大的经济 体,都不敢保证它的防御能力。在掠夺性袭击后,国际投机者饱食 远飏,身后留下一片废墟。
从去年7月开始发生的亚洲金融
危机至今尚未停止其步伐。这场旷日持 久的危机虽没有直接冲击我国,但却警 示我们应从中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 措施,防范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 1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保持宏观
经济总量平衡。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 一些部门生产能力过剩和出现泡沫经 济,最后造成经济增长放慢,企业和金 融机构经营困难。这些危机发生国的问 题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 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保持经济总量平 衡和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经济结构 的调整力度,注重结构性投入,引导经 济向结构要效益要速度。在当前国内有 效需求不足,出口受危机国货币贬值不 利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 施扩大内需,选准投资重点,加大投资 力度,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避
免盲目重复建设的基础上,确保8%的 经济增长率。在投资方向上,应有重点 地增加公共投资。增加公共投资的重点 是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公路、铁 路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项目,高新技 术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居民住房建设 等领域。针对当前企业扩大投资受效益 约束而动能不足的现状,我国应加大政 府投资的力度,这一方面可以直接扩大 投资需求,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更能 以合适的项目、规模、技术及融资成本 进行投资,具有投融资风险小的特点, 因此政府投资可以吸收和带动企业参 与投资,引导企业投资于政府希望进入 的领域,进而实现投资结构的合理化, 并推动全社会投资需求的增长。 2谨慎开放资本市场,加强外债
和外资的管理。一些危机发生国资本市 场在条件尚未成熟时过早对外开放,外 债规模过大且结构不合理,结果引起股 市、汇市大幅波动,这一教训是十分深 刻的。中国大陆股市没有受到亚洲金融 危机的直接冲击,这与A股市场没有对 外开放有关。因此,我们还应继续按照 本国监管水平和经济实力,坚持循序渐 进,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原则。在外债 管理上,尽管我国外债规模一直控制在 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结构也比 较合理,但却不能盲目乐观。今后,我们 要继续坚持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主, 借债以长期债务为主的政策,同时必须 对企业借用外债进行严格审查,杜绝脱 离政府监控与管理的隐性外债的出 现,控制好外债总规模。在引进外资上, 要坚持内源储蓄为主,引进外资为辅的 原则,切不可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和对 外举债,另一方面却存在国内资金的大 量闲置。此外,还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外 资和外债关系的一般原则,即外资应主 要投向外向型产业,外债应主要投向内 向型(尤其是基础、能源等)产业。在外 资的使用上,要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 引导企业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 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资本项目可兑换应循序渐进。
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是泰国金融危机 爆发的导火索。而其前提又在于泰国不 顾条件地过早开放了资本项目。这就警 示我们,资本项目开放必须慎重,绝不 能急于求成。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具备 一系列条件,如财政稳定、货币政策与 财政政策的正确组合,发达的金融市场 和健全的金融体系、企业具有国际竞争 力、货币政策的有效传递、自由利率的 形成、强有力的金融监督和内外金融条 件的差距的缩小等。我国已实行人民币 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实行人民币资 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是个方向,但条件 尚不具备,我们要做的是积极踏实地创 造这些条件。
4汇率体制的选择必须适合国
情,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东南亚国家 在危机前基本上都选择了盯住美元的 固定汇率制,增强了持有本币的信心, 有利于引进外资,对于经济高速增长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美元大幅升 值,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被严重高估, 以致贸易和经常项目出现大量逆差,最 终出现货币的大幅贬值。这就告诉我 们,政府对汇率的盯住做法并不能长久 地保持对本币的信心,而真正的信心来 自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充足的国际储 备。对于固定汇率制度,尤其要求本国 要与被盯货币国有类似的经济基础,同 时在资本自由化的背景下要有很高的 外汇管理水平,如能依据国内外经济状 况的变化做适时调整,汇率虽是固定 的,但又可富有弹性。不论实行固定汇 率还是浮动汇率,汇率都应由市场力量 决定,且不能长期背离外汇供求关系。 否则,汇率制度僵化或盲目追求某一汇 率水平必有损于经济的正常发展,随着 问题的累积,终将酿成金融危机。 5谨慎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
略。在政府的过分保护下,企业过度负 债经营、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终使韩国 出现金融危机。我国目前实施的旨在维 护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国际竞
争力的抓大放小,鼓励企业兼并和资 产重组,创建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是 正确的改革方向,但必须通过市场竞争 和优胜劣汰机制来实现企业兼并和资 产重组,政府从中只能进行引导和给予 优惠政策,决不可拔苗助长,强行拉郎 配,搞那种貌合神离的兼并重组。 6坚决摒弃企业的粗放式经营和
经济的粗放式增长。韩国企业的过于铺 排,不顾效益地高负债经营,结果出现 企业资不抵债,建设项目半途而废,银 行不良资产陡增,确实是个惨痛的教 训。我国企业同样存在过度负债经营、 盲目铺排、低水平扩张的问题。目前我 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 80%以上,且普遍出现经营不景气,亏 损面达到46%。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 设中,应大力提倡企业量力而行,科学 合理地上项目、上规模,努力提高经济 效益,扩大自有资本,降低负债率,沿着 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发展壮大。危机发生 国在危机发生前,多年的经济高速增 长,主要是依靠大量增加资源投入来实 现的,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 和大规模的供给过剩。长期以来,我国 也存在投资过度集中于某几个领域、省 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大搞小而全, 大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顽症,以至 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大量的 资源浪费、设备闲置,经济增长率逐年 下降,市场产品供给过剩、需求不足。90 年代,美国随着工业化经济向知识经济 的转化,高科技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能耗率降低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强劲 的经济增长势头。这充分印证了我国及 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科教兴国的 重要性。
7努力扩大出口,保持外贸顺
差。尽管危机国货币的大幅贬值严重削 弱着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国际竞争 力,振兴经济也主要应启动扩大国内需 求,但扩大出口,保持一定的外贸顺差 和外汇储备水平,却是人民币稳定和捍 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及稳定香港金融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