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次模拟检测语 文 试 题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 ,都护在燕然。 (3)瀚海阑干百丈冰 ▲ 。 (4) ▲ ,一览众山小。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在《富贵不能淫》中是这样注解的:“ ▲ , _________▲ , ▲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压轴(zhòu) 稽(jī)首 畏罪潜逃(qián) 相形见绌(chù) ....B.叱咤 (chà) 狩猎(shòu) 锋芒毕露(lù) 因地制宜(yí) ....C.庇(bì)护 瞥(piē)见 粗制滥(làn)造 如法炮(páo)制 ....D.绮(qí)丽 慰藉(jiè) 拈(niān)轻怕重 左右逢源(yuán) ....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 ▲ )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升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 ▲ )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信心 信念 孤芳自赏 雕虫小技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B.《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收录了战国至秦汉间的儒家著作。相传是孔子编纂。 C.古文标题中“记”是一种散文体裁,“铭”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内容多有颂扬、鉴诫之意,“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兼叙事议论,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议论性文体。
D.古代“崩”特指皇帝的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二 阅读(57分)
(一)阅(一)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7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B.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 C. 望匈奴/有数千骑 D. 广之百骑/皆大恐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⑵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⑶而广不为后人 ⑷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胡皆引兵而去 ②属引凄异 ..B.①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②或王命急宣 ..C.①窥谷往反 ②羌尝反,吾诱而降 ..D.①杀其骑且尽 ②先驱曰:天子且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4分)
⑴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⑵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他本人因冲锋陷阵抵御敌寇,立功而受奖赏
B.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上前线抗击匈奴。一次,三个匈奴人引诱宦官与
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李广带三百人追击,却中了匈奴的埋伏,但最终还是战胜了匈奴。 C.李广追击匈奴时突然遭遇数千匈奴骑兵,敌对双方力量十分悬殊时,采用“险策”,故意向敌人暴露己方空虚,敌方产生怀疑,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便会犹豫不前。这与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样巧妙。李广胆识过人,指挥若定,
D.正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看似完美的李广也有缺点。但通过语出《史记李广将军列传》的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典故,可以得知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司马迁看待李广事迹时,持有态度是瑕不掩瑜,隐晦的传达出为李广的不公待遇感到愤懑不平。 (二)古诗词赏析。 (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科考入仕,一是起兵抗元。
B. 颔联“风飘絮”和“雨打萍”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
C.颈联运用双关和对偶,巧妙的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D.尾联一问一答,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委婉地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10分) (一)
这座城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这里有的看,有的听,到处是光色,到处是声音自己只要卖力气,这里还有教不清的钱,吃不尽穿不完的万样好东西。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才到高亮桥西边,他坐在河岸上,落了几点热泪!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麦子已吐出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绿叶细小无力的浮在水面上,叶子左右时时冒起些细碎的小水泡。东边的桥上,来往的人与车过来过去,在斜阳中特别显着匆忙,仿佛都感到暮色将近的一种不安。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与可爱。只有这样的小河仿佛才能算是河;这样的树,麦子,荷叶,桥梁,才能算是树,麦子,荷叶,与桥梁。因为它们都属于北平。
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
(二)
呆呆地看着湖外的水沟里,一些小鱼,眼睛亮得像些小珠,忽聚忽散,忽来忽去,有时候头顶着一片嫩萍,有时候口中吐出些泡沫。靠沟边,一些已长出腿的蝌蚪,直着身儿,摆动那黑而大的头。水忽然流得快一些,把小鱼与蝌蚪都冲走,尾巴歪歪着顺流而下,可是随着水也又来了一群,挣扎着想要停住。一个水蝎极快地跑过去。水流渐渐稳定,小鱼又结成了队,张开小口去啃一个浮着的绿叶,或一段小草。稍大些的鱼藏在深处,偶尔一露背,忙着转身下去,给水面留下个旋涡与一些碎纹。翠鸟像箭似的水面上擦过去,小鱼大鱼都不见了,水上只剩下浮萍。祥子呆呆地看着这些,似乎看见,又似乎没看见,无心地拾起块小石,投在水里,溅起些水花,击散了许多萍,他猛地一惊,吓得又要立起来。
坐了许久,他偷偷地用那只大的黑手向腰间摸了摸。点点头,手停在那里待了会儿,手中拿出一沓儿钞票,数了数,又极慎重地藏回原处。
11.分别概括出与选段一、选段二紧密相关的情节。(2分)
12.结合选段一与选段二的景物描写,分析祥子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3.《骆驼祥子》这篇长篇小说是老舍在旧中国,直面社会黑暗的一面,讲述了发生在北平的一位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请你结合整本书的具体情节,谈一谈,导致祥子悲剧的原因。(4分)
(四)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4~16题。(10分)
关于“才艺”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出国前与做了学龄儿童父母的朋友们聊天,每每感叹孩子们沉重的教育负担,不但有厚厚的课本和冗长的作业,一到周末,各种才艺“兴趣”班更是夺去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多数周末。
到美国后,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也要忙于把孩子送往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汉语以及各种体育训练。大概除了奥数在美国不普及外,其他方面与国内给孩子们和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的各种课外学习并无不同。实际上,美国父母的负担可能会更重些,因为孩子放学的时间更早,而且法律不允许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在家,加上祖父母没有帮忙看孩子的传统,所以父母一方如果不辞职在家,要照顾孩子的各种兴趣学习真是非常困难。
那么,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别呢?美国教育到底在哪种意义上还可以称之为“自由和独立”呢?
细细观察与思索,差别还是有的。首先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美国的中小学是学区制度,“拼”的是父母是否能付得起高一点的房价和物业税住在好区,大学入学,特别是名校入学,虽然重视孩子的才艺,但那是靠你的申请书描述,更多的情况下是与孩子们非常综合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完全谈不上用才艺成绩来加分。而国内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求,从奥数到钢琴,甚至是古琴,全部建立起来各种等级制度,为了考一个钢琴高等级,很多孩子整日练习几首考试曲目,考了一个高等级却不会实际演奏。
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孩子们在选择多元化上的区别。我相信不论中外,大多数父母让孩子们学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