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 礼物 2教案 西师大版
礼物
教学目标:
1.在品读课文中理解并积累新词。
2.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
让孩子们懂得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学会在生活中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 教学难点:
感悟老婆婆虽然贫苦,但内心充满阳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你们已经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了课文的生字词语。记牢会写了吗?现在我们就来听写一下生字词,请马上翻开听写本,迅速做好听写的准备。 1.师读词语,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师:(提醒坐姿和写姿)头离书本一尺。注意汉字的书写工整。孩子们注意“凹”字的笔顺。 2.集体订正听写情况。
师:请同桌交换听写本,对照屏幕上的词语进行检查,对的词语打勾,有错的地方圈出来,全对的听写奖励画上笑脸。 3.反馈听写情况。
师:今天的听写全对的举举手。真棒,有这么多的同学。掌声鼓励自己!没听写全对的同学别着急,课后做好订正,把你记得不牢的字多练习写几遍。放好听写本,我们把刚才听写的词语读一读。 4.齐读词语。
师:读得真好,最难读的“搓草绳”读得很准!看来大家的生字新词掌握得真不错!相信你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课文也有了一些了解吧?现在就请同学们翻书到92页,快速地浏览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学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生:这一课讲了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奶奶生活非常贫穷。
生:课文主要讲了老奶奶生活虽然贫穷,但她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生:老奶奶还把自己真诚的微笑送给了人们。 二、理解课文,感悟老婆婆贫苦而快乐的生活。
师:你们是会读书的孩子!把大家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生活虽然贫苦,但她却把真诚的微笑无私地送给了人们。孩子们,读课文时,课文中有让你觉得奇怪的地方吗?
1.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抓住“这样穷苦的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作为学习切入点。 生:老奶奶这么孤独,为什么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生:为什么谁都会尊敬老奶奶呀?
师:是呀,这样穷苦的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老婆婆的穷苦生活中,
去了解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吧!(板书:老婆婆)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1—2自然段,用“——”勾画出表现老婆婆穷苦的语句后,用心体会。
2.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用“——”勾画表现老婆婆穷苦的语句,品味。 师巡视提醒:请孩子们做到边读边勾画。 3.学生汇报。
师:孩子们,读完勾画好了吗?大家来汇报一下读、画的情况。你勾画的表现老婆婆穷苦的语句有哪些?
生:几块砖头支起一口锅,煮的是野菜。采来的蘑菇、摘来的野果,只有招待客人时,她才同吃。 师:还有补充吗?
生:小屋里的土炕上铺着一张老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这是家里唯一的褥子。 生: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 生:老婆婆家里很穷。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读读这几个句子,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了老婆婆生活的穷苦? 4.出示句子,齐读:
老婆婆家里很穷。几块砖头支起一口锅,煮的是野菜。采来的蘑菇、摘来的野果,只有招待客人时,她才同吃。小屋里的土炕上铺着一张老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这是家里唯一的褥子。 师:孩子们,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老婆婆穷苦的生活? 生:课文从吃的方面和住的方面具体描写了她穷苦的生活。 师:概括得多好呀!那描写老婆婆吃的方面是哪些句子呢?
生:几块砖头支起一口锅,煮的是野菜。采来的蘑菇、摘来的野果,只有招待客人时,她才同吃。 师:是呀,野菜、蘑菇、野果就是老婆婆——“吃”的食物;那老婆婆住得又怎样呢? 生:小屋里的土炕上铺着一张老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这是家里唯一的褥子。
师:小屋、土炕、老羊皮是她“居住”的条件。课文就从“吃”“住”两方面具体地描写出了老人生活的穷苦。(课件出示批注)我们已经学过批读文,请大家像老师这样为句子做上批注。 5.学生进行批注。
师: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或一两个词就能概括出老人生活的穷苦。 谁愿意在朗读中再一次感受老婆婆的穷苦生活? 6.抽生有感情地朗读具体描写老婆婆穷苦的语句。
师:大家再看看,这段话的第一句和后面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呢? 生:第一句是总起句。
生:后面几句分别说明老婆婆穷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是总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请你们静下心来再读读1—2自然段吧,句中的哪些词语还能让你特别的体会到老人的穷苦?拿起笔用“.”作上记号。
7.学生再自读1—2自然段,通过找重点词体会老人的穷苦。(引导学生抓住“孤苦伶仃”、“只有??才??”、“唯一”等词语体会。)
师:你们从哪些词语中特别的体会到了老人的穷苦?
生:我觉得有“只有招待客人时,她才同吃。”中的“只有??才??这个关联词语。 生:“老婆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的“独自”。
生:老婆婆土炕上铺着的老羊皮是家里唯一的褥子。她多可怜呀!生活条件这样不好。 师:你从这句中的“唯一”一词体会到的,对吗?
生:我觉得还有“孤苦伶仃”这个词语,说明老婆婆一个人生活,无依无靠,没有谁来帮助她,多寂寞呀!
师:这真是一位孤苦伶仃、穷苦的老人呀!大家的体会多深呀!联系咱们的生活,你能用孤苦伶仃
说一句话吗?
师:这真是一位孤苦伶仃、穷苦的老人呀! 8.理解“孤苦伶仃”,用“孤苦伶仃”说话。 生:我们楼上的老爷爷孤苦伶仃,没有依靠。
生: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我真想去帮助她。
师:你是一位善良的孩子。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孤苦伶仃的人,请大家伸出你们援助的手,献出你们的爱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孩子们,你们找到这些词语了吗?把它们都作上记号后再读读!
这些词语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生:我读“孤苦伶仃”时我会带着同情的语气来读。我仿佛看到了老奶奶独自坐在小屋中的小板凳上,寂寞地望着屋外。
师:有丰富的想象呀!多善良的感情呀!来,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情感,在朗读中再一次感受老婆婆的穷苦生活吧!
9.学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师: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在这样穷苦的条件下又是怎样生活的呢?孩子们,在课文中去继续感受吧!自由读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看看从这些短句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读的时候,学着刚才批注的方法,用一两个词或一两个句子写出你的感受。 10.出示第二自然段的5-6句,生自由读、批注。
师巡视:看,有的孩子读后写的是一句话,有的写的是几个词。有的孩子把体会写在了句子的下边,有的写在自然段的旁边,不错!
我要特别邀请女同学带着你们甜美的嗓音来朗读这些句子。男同学静静地欣赏吧! 11.女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的5-6句。
女生:金黄的树叶燃起的火苗,驱走小屋的寒冷潮湿;小鸟和虫儿的啼鸣,驱散老人的寂寞。老婆婆每天天亮就干活儿,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月亮当灯笼,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
师:大家在刚才的自由读中作了批注,现在又听了女同学的朗读,从这些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老婆婆干活忙不过来。
生:我觉得用“勤劳”这个词就能总结老婆婆的劳动。我的批注就是这样写的。 生:我还体会到老婆婆什么东西都在乎? 师:她在乎些什么?
生:她在乎小鸟和虫儿的声音。
师:是呀,小鸟和虫儿的啼鸣能驱散老人的寂寞,在她听来是那样——(动听)。她还在乎什么? 生:她还在乎金黄的树叶。
师:在老婆婆的眼里金黄的树叶颜色是那么的——美丽,金黄的树叶燃起的火苗让老婆婆感觉是那么的——(温暖),在老婆婆的眼里,一切的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所以她生活得很——(快乐)。正因为老婆婆每天都很快乐,(老师引读)她每天天亮——(生接读)夜里——(生接读)。 12.老师引读句子,体会老婆婆生活的快乐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婆婆除了生活贫穷外,你觉得她还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老婆婆是一个勤劳的老人。 生:她是一位不怕穷苦的老人。
生:老婆婆生活虽然贫苦,但她不嫌弃生活。
师:把“嫌弃”换个词,不“放弃”生活就更恰当了。 生:老婆婆还是一个会在生活中制造快乐的人。
生:老婆婆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她会想:哎呀,虽然我这么老了,但是我天天干活,锻炼身体,我
一定会活到一百岁的!
师:对呀,老人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一位多么快乐、充实、幸福的一位老人呀!(板书:快乐幸福)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老婆婆这快乐而充实的生活中去吧! 1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5—6句。
师:老师真想知道这位快乐、充实、幸福的老人长的什么样?请你在书中找到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一边用“~~~”勾画,一边想象老人的形象。
14.指导学生用波浪线一边勾画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一边想象老人的形象。 师:老人究竟长什么样呢?
生:老婆婆的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牙齿脱落,两颊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耀的星星。
15.出示句子。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老婆婆的外貌? 生:比喻的方法。
师:借助图再用心读读,想想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6.学生齐读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 师:在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老婆婆的手比作了干树枝,把脸比作了枯树皮,把又明又亮眼睛比作了闪耀的星星。 师:多么形象的比喻呀,想想干树枝、枯树皮的样子,这是一位什么模样的老人? 生:丑陋。 生:外表不美。
生:她还是个骨瘦如柴的老人。 生:她是个年老的人。
师:是呀,正因为年纪大了,才会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可就是这样一位年老、外表不美丽,生活穷苦的老人却有着一双——(又明又亮的眼睛)像——(闪耀的星星)。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老婆婆这双像闪耀的星星、又明有亮的眼睛,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老婆婆就站在我的面前。 生:我看到了老婆婆在对着我们笑呢!
师:通过老婆婆身体的哪个地方能看出她的愉快? 生:她又明又亮的眼睛。
生:我还通过她的眼睛感受到了老婆婆的心灵很美。
师小结:是呀,虽然老婆婆生活穷苦,年老瘦弱,但她勤劳善良,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所以生活得快乐充实而幸福,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其实,人们尊敬穷苦的老婆婆,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3.4.5自然段吧,相信你们会从中找到答案的! 三、品读课文,体会微笑的神奇。 1.学生自读3.4.5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还要尊敬穷苦的老婆婆了吗? 生:老婆婆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送出礼物。
生:老婆婆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见到人都会送出相同的礼物。 生:得到礼物的人都会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师:是呀,伤心的人见到老婆婆,她送出微笑,伤心的人—— 2.师引读第三自然段3—6句。
师:这件礼物带给了人们什么变化? 生:带来了不同的变化。
生:伤心的人见了老婆婆,她送一件礼物,伤心的人不再流泪,心中满怀宽慰,轻松愉快地离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