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选修3 答案与提示
育的基础上实现的。本节涉及的哺乳动物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都是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和规律,人们正是在认识了这些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体外进行有效的模拟,才使卵母细胞能在体外成熟;精子能在体外完成获能;获能精子和成熟卵母细胞能在试管内完成受精;体外受精卵能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继续发育等,这些都有赖于体内自然条件下的基础研究成果。
(三)旁栏思考题
进行体外受精时,将卵母细胞取出后,是否应当将它置于与输卵管中相似的环境,让它进一步成熟?答:是的。从卵巢上取出的卵母细胞还没有成熟,尚未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应在体外人工模拟输卵管环境进行培养,才能使其成熟,即达到受精前的成熟阶段。
四、知识拓展
1.“精子获能” 现象是如何发现的? 有什么意义?
美籍华人生殖生物学家张明觉在做兔的体外受精试验时,发现只有从母兔生殖道内取出的精子才能在体外与卵子受精,而取自附睾的精子不能在体外完成受精, 说明精子在受精前需先在母兔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 称为精子获能现象。
这一现象使人们很快弄清了精子获能的机理,并找到了精子在体外获能的物质,实现了体外受精。
2.哺乳动物卵巢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卵巢位于雌性动物的腹腔,左、右各有一个,多为椭圆或圆球状。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因种类、年龄和生理状态各异。卵巢由实质部和被膜构成。实质部又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皮质部靠近被膜,其中储存大量的原始卵泡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卵泡的续产物,主要包括:黄体、白体和闭锁卵泡等。卵巢的髓质部位于卵巢的中间部位,含有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需要弄清楚这几个结构关系:卵巢中有卵泡,每个卵泡中有一个卵母细胞。卵
泡中的卵母细胞在排卵前
都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
前期。
卵巢的主要功能有两
个,其一是储备卵泡,排出
卵子;其二是产生与生殖有
关的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
素。
3.什么是顶体反应?
获能以后的精子,在雌
性动物生殖道与卵子相遇
时,会出现精子顶体膨大,
精子质膜(外膜)和顶体外
膜局部融合,并在融合处形
成一些泡状物,随后脱落,
造成精子顶体外膜出现孔洞,使顶体内储存的与受精有关的酶释放出来,参与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这种生理现象叫做顶体反应。
4.哺乳动物桑椹胚和囊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桑椹胚的细胞数在32个左右,细胞排列致密,形似桑椹,由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构成。
囊胚则出现细胞分化,聚集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为内细胞团(ICM),将发育为胎儿本身;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小的细胞为滋养层细胞,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
5.什么是透明带反应?
在精子和卵子受精过程中,当精子越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并接触卵黄膜时,卵子发出指令(信号),阻止后续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一种生理反应,叫透明带反应。它是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继而造成多精子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6.什么是卵黄膜封闭作用?
当第一个精子进入卵黄膜后,会立即引起卵黄膜的紧缩、增厚,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与卵子结合受精,也叫做多精子入卵阻滞,是防止多精子受精的第二道屏障。多精子入卵的结果将形成多个雄原核与一个雌原核融合完成受精,产生多倍体受精卵,属异常受精现象,意味着受精的失败,不能继续发育和产生后代。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2.简述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培养方法。
3.认同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难点与重点
1. 学习重点
(1)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2)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2. 学习难点:(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三、小资料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
2.认同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关注胚胎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二、学习难点与重点
1. 学习重点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基本程序和应用。
(2)胚胎分割的应用意义。
(3)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
2. 学习难点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2)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离途径。
三、答案和提示 (一)思考与探究
1.右图是同学们到某良种场进行参观后,看到的胚胎移植繁育良种奶牛的技术流程示意图。请看图思考并讨论以下各题。 (1)用文字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答:① 对供、受体母畜进行选择,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③ 配种或人工授精;④ 收集胚胎;⑥ 胚胎移植;⑦ 对受体母畜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2)应该怎样选择供体公、母牛和受体母牛?在②中,为什么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为什么需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供体公、母牛应该是具有人类所需的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而受体母牛必须具有正常的孕育、生殖后代的能力;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是为了引起超数排卵,这样即可获得较多的胚胎;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才能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
(3)在右侧的流程图中,哪一步需要进行冲卵?冲卵是把母畜的卵子冲出来吗? 答:第④步需要进行冲卵,冲卵是指将供体母畜体内的受精卵冲出来,而不是把卵子冲出来。 (4)用胚胎移植繁育良种种畜具有哪些实用意义?
提示: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具体表现为: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同时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和胚胎移植可获得比自然繁殖多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后代。 可在短期大幅度增加优良个体母畜和公畜的后代数量,迅速扩大良种畜群,加速育种和品种改良工作。
经冷冻保存的胚胎可进行国内和国际交换,代替活畜的引种或进出口。 通过胚胎移植可以人为生产双胎或多胎。
可以通过保存胚胎来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动物。 (二)正文中讨论题
1.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例如,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吗?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
答:应对供体和受体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这样才能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这是胚胎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到供、受体母畜的发情时间一致。同时还要做到移入受体子宫胚胎的位置应该与其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移入胚胎一侧的受体子宫角对应的卵巢必须有黄体存在。 2.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你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
答: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与供、受体生理环境条件一致性密切相关。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所以我们可以把胚胎移植简单概括为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这样的概括是正确的。
(三)旁栏思考题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为什么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提示: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为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营养。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四、知识拓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