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习题及答案
18.【答案】:B
【解析】:选项B属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责任。 19.【答案】:A 【解析】: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
20.【答案】:B 【解析】:选项A审计报告的签名不是必须由主任会计师签字,也可以主任会计师授权副主任会计师和一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选项C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一般是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而不是编写完审计报告的日期;选项D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而不是被审计单位。 21.【答案】:C
【解析】: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所以被审计单位对注册会计师已经提出的调整事项必须已经做出调整或拒绝做出调整。 22.【答案】C
【解析】选项C不正确,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承担审计责任,合理保证已审计的而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管理层和治理层的会计责任。 23.【答案】C
【解析】两种计价模式的入账实质是属于“计价和分摊”认定解决的问题。
24.【答案】B
【解析】选项B“实地检查固定资产”能够直接证明固定资产的“存在”认定;选项A、C、D均只能证明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25.【答案】B
【解析】上市公司一般会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营业收入和应收款项类项目的发生认定作为重点予以审计。 26.【答案】A
【解析】程序A属于“逆向”追查,只能证实存在认定而不能证实完整性认定;程序B属于“顺向”追查,是证实完整性的典型程序;程序C和D均既有助于实现真实性目标,又有助于实现完整性目标,不能说与完整性目标无关。
27.【答案】C
【解析】测试“存在性”认定时,应当选择“逆向”测试的方向。程序A、C均属于逆向测试。其中,程序C属于从账到证的逆向测试,符合审计的正常逻辑关系,程序A则不符合。 28.【答案】C 【解析】选项C主要是为了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权利和义务”、“列报”认定;选项A、B、D的程序可以证明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和分摊”。 29.【答案】A
【解析】准确性认定既涉及交易、事项的金额,也涉及交易、事项的应记录的其他数据,在其他数据中,应当包括商品的数量。程序A既不涉及金额,也不涉及商品的数量,所涉及到的“笔数”和“张数”均不是应记录的其他数据。该程序适宜证实发生和完整性认定。 30.【答案】C 【解析】在选项C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应获取合理保证;选项A、
B、D都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1.【答案】C
【解析】因为该赊销业务已经发生而被审计单位推迟记录到了2009年度,属于推迟确认收入的截止认定错误。 32.【答案】A
【解析】选项B、C、D都属于分类错误;选项A是金额记错,违反“计价和分摊”认定。 33.【答案】D
【解析】管理层不能减轻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责任。
34.【答案】D 【解析】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的金额变动引起,因此与“计价和分摊”的认定有关。 35.【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在确定入账价值时,多计了不应该计入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表明该资产的总值估价不正确,违反“计价和分摊”认定。 36. 【答案】C
【解析】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其中,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BD
【解析】: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3.【答案】:AC
【解析】:一般而言,对上市公司来说,负债与费用的审计侧重于防止低估,所以完整性目标主要是针对负债和费用项目的。 4.【答案】:BCD 5.【答案】:ABC
【解析】:选项D属于确认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所实施的审计程序。
6.【答案】:BC 【解析】: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其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选项B体现的是合法性,选项C体现的是公允性 7.【答案】:AB 8.【答案】:ABCD 9.【答案】:ABD
【解析】:选项A,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做出适当安排,以便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其他信息。如果在审计报告日前无法获取所有其他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日后尽早阅读其他信息以识别重大不一致;选项B,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他信息中存在重大不一致的情况,而且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该重大不一致,或采取其他措施;选项C,如果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对某些其他信息实施特别的程序,当这些其他信息存在遗漏或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提及该事项;选项D,如果管理层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复核管理层采取的措施能否确保所有收到原财务报表和审计
报告的人士了解这一情况,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
10.【答案】:ABD 【解析】:选项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选项B属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该出具保留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选项D如果未解决事项仅对比较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本期数据无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仍应对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但由于未解决事项并未对本期数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说明段中仅需说明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的重大影响。 11.【答案】:BD
【解析】:当存在上期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情形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引言段中提及比较数据,而不是在意见段中提及,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注册会计师是对本期报表进行的审计,所以如果比较数据影响本期财务报表整体,则应该在针对本期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说明段中说明未解决事项对比较数据的重大影响,而不是单独针对比较数据出具审计报告。,所以选项C错误。 12.【答案】:BC 【解析】: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应当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修改原财务报表原因的详细说明,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原审计报告。 13.【答案】:ABCD 14.【答案】:AB 【解析】:选项C应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选项D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15. 【答案】:ABD 【解析】:选项C中的事项完全由被审计单位控制,不属于不确定事项。 16. 【答案】:AD 17.【答案】:ABD
【解析】:选项ABD都是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严重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选项C则应当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18.【答案】:BC 【解析】: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是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审计报告。 19.【答案】:CD
【解析】:选项AB属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的内容。 20.【答案】:ABCD 21.【答案】:ACD
【解析】: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除了标准审计报告均为非标准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均为非无保留意见。 22.【答案】AB
【解析】选项A错误,尽管注册会计师对未能查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要承担审计责任,但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选项B错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就是要合理保证查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表,如果因过失或欺诈最终未能查出则会被利害关系人追究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选项C和D正确。
23.【答案】AC
【解析】“存在”认定是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一种认定,排除了选D的可能性。由于高估资产对上市公司有利,选项A、C正确;因为而高估负债对上市公司不利,注册会计师一般不应上市公司负债的存在性做为重要的审计目标,选项B不正确。 24.【答案】AD
【解析】A、D与计价和分摊认定对应,c属于截止,而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中部包含截止认定。B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事实上,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被审计单位应计提跌价损失准备,但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由于历史成本原则所限,企业不可像B那样自行“升值”。 25.【答案】AC
【解析】选项A、C在销售与收款循环“销货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测试一览表”中有明确规定。事实上,发运凭证不完整将导致销售发票不完整,而销售发票不完整又将导致人账不完整。选项8明显属于“授权审批”目标的控制测试;由于对账单是根据“账”填制的,因此选项D的事项无助于入账的完整性目标的测试。 26.【答案】ABCD
【解析】通过内、外核对,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该记的没有记”(属于完整性认定),“不该记的记录了”(属于存在认定),“记录的期间不适当”(属于截止认定)以及“该记的情况金额有误”(属于计价和分摊认定)。 27.【答案】ACD
【解析】“计价和分摊”认定仅仅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选项ACD都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相关。 28.【答案】BD
【解析】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其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选项B是合法性,选项D是公允性。
29.【答案】AC
【解析】选项B的审计程序主要是证明“投资性房地产”报表项目的“计价和分摊”认定;选项D的审计程序主要是为了证明“投资性房地产”报表项目的“列报”认定,选项A和C的审计程序可以证明其“权利和义务”认定。 30.【答案】BC
【解析】上市公司往往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因此对于“负债”项目的审计往往把“完整性”认定作为审计确认的重点,故选项B、C是负债项目,选项A和D是资产项目,故选项B、C正确。 31.【答案】Bc
【解析】选项A属于“权利和义务”认定;选项D属于“完整性”认定;选项8和C都与“计价和分摊”认定,即与应收账款的金额有关。 三、简答题 1.【答案】: 财务报表审计时分别发现的事项 期记录 期末少计提累计折旧错误 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 将本期交易推迟至下期记账,或者将下期应当记录的交易提前到本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截止 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计价和分摊 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并没有发生的一笔销售业务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 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不存在某顾客,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 定:存在 财务报表附注没有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准方法做恰当的说明 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 确性和计价 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权利和义务、存在 将出售某经营性固定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交易事项)所得的收入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记录为主营业务收入 的认定:分类 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发生了一项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明细账和总账中记录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分类和可理解性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完整性 在销售交易中有如下情况:1.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2.开具账单时运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3.财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的认定:准确性 4.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 存在对某客户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客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户的应收账款 关联交易类型、金额没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恰当披露 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 将现销记录为赊销 定:完整性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准确性和计价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完整性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分类 2.【答案】:(1)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让交易尚未完成,甲公司应计提而未计提减值准备,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规定。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标准无保留意见)。如果该或有事项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影响,此时是应该考虑增加强调事项段的,如果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影响是可以出具标准的审计报告的。
(3)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丙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了追溯重述,并在财务部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规定。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管理层对已审计财务报表未予认定,且拒绝签署管理层声明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