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六.思考与分析:
(1)数据通路图中各个部件的控制信号是怎样产生的?
(2)单步执行指令ADD X,R0,分析运算器的控制信号的作用?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该实验电路接线图。
(2)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回答思考题。
9
9
实验二 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4学时)
二. 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三.实验环境
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四.背景知识
集成逻辑芯片74LS181是一个4位的ALU单元,引脚如图2.1所示。逻辑构成如图1.2所示,逻辑功能如表2.1所示,
图2.1 74LS181芯片引脚
10 10
图2.2 74LS181逻辑图
表2.1 74LS181的逻辑功能表 S3 S2 S1 S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F=A F=A+B F=A+B F=0减1 F=A加A B F=A B 加(A+B) F=A减B减1 F=A B减1 F=A加AB F=A加B F=AB加(A+B ) F=AB减1 F=A加A F=A加(A+B) F=A加(A+B ) F=A减1 11
M=0(算术运算) Cn=1(无进位) Cn=0(有进位) F=A加1 F=A+B加1 F=A+B加1 F=0 F=A加A B加1 F=A减B F=A B F=A加AB加1 F=A加B加1 F=AB加(A+B ) 加1 F=AB F=A加A加1 F=A加(A+B) 加1 F=A加(A+B ) 加1 F=A M=1(逻辑运算) F= A F=A+B F=A+B F=0 F=AB F=A⊕B F=A B F=A+B F= A⊕B F= B F=AB F=1 F=A+B F=A+B F=A 11
F=A B 加(A+B) 加1 F= B
五.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2.3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图2.3 运算器数据通路
2.实验步骤
(1) 按图2.4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图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而S3、S2、 S1、S0 、Cn、M、LDDR1、LDDR2、ALU-B、SW-B各电平控制信号用“SWITCH UNIT”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
12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