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古代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二十六~二十七 含解析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
解析:选CD C项,“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不恰当,没能从全诗来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牵强附会.通读全诗可知,“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却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D项,“拟人手法”有误,词的下阕主要以梅花的“俗”和丁香的“粗”来反衬桂花的高雅.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②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欣赏.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2)题.
蝶 恋 花
[清]纳兰性德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绝,那堪客
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圝月. [注] ①丁零:古代民族名.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②团圝(luán)月:圆月. (1)对这首清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前三句描写边塞之景,这里整日狂风呼啸,木叶尽脱,极目望去,天山山势高峻,积雪盈丈,一片皑皑白色.
B.“去去”两句讲作者一步一步地远行,越走越远,都过了远在极边之地的丁零部落,离愁渐远渐浓.
C.下阕前三句讲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谢.现在朱颜憔悴,春华“销歇”,说明羁旅之愁无法消除.
D.词的最后两句意思是写好书信,含着眼泪折起,寄给此时正孤独地对着明月,怀念着“我”的闺中人.
E.这首诗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喜悦之情.
解析:选DE D项中“寄给……闺中人”有误,最后一句是设想闺中人写信寄给“我”这远在天山的人.E项,“喜悦之情”错误,应为“凄惘之情”.
(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答: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②
①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
解析:这首词的下阕作者借容颜易老来抒发自己的羁旅乡愁,很明显这是间接抒情.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①间接抒情(或借想象情景抒情):运用假设情景类比(或比较、对比、叙议抒情等),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萎.借用朱颜无法常在,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愁苦无法消除之意.②反客为主(或主客移位、运用想象、移情于彼等手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一剪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作者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E.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上阕运用反衬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而下阕则写赏月不得的愁绪.
解析:选CE C项,“浓墨重彩”有误,这里是运用白描手法;E项,“反衬”不正确,应为对比.
(2)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抓住这首词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写作者无月可赏的落寞;“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词人壮志难酬的郁愤;“杯且从容,歌且从容”写作者借酒浇愁排遣郁愤的洒脱.
参考答案: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
红”.②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③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
7.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1)~(2)题.
临 江 仙
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抔黄土埋葬了北邙山下的英雄,诗人面对此景,不由得悲从心底来,心中怅恨这滚滚黄尘不该掩尽无数英雄.
B.作者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想起人生短暂有涯,流水转瞬即逝;同样,流水逝而不断,又反衬着人类对生命有限的绵绵长恨.
C.词中的“远目送归鸿”暗示无人与共语,故寄意于飞鸿;“浩歌一曲酒千钟”写饮酒唱歌,表达了看透功名无用后的潇洒快意.
D.该词上阕几乎句句用典,但这并非为用典而用典,而是在用古人故事抒一己胸怀.尤其是用北邙山故事与自己相对衬,在历史跨度中写出人生短促的悲剧,更富于厚度.
E.这首词用激愤的笔触揭示了人类虽无法摆脱死神的大悲剧,但却能从这无法挣脱的束缚中求得超脱的道理.
解析:选AE A项,“心中怅恨……无数英雄”不准确,这里只是诗人“面对此景”的慨叹,谈不上“怅恨”;E项,“激愤的笔触”有误,应为“哀怨的笔触”.
(2)有人说这首词“字面意思消沉,情思意趣却催人感奋”,请结合下阕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抓住这首词中所塑造的作者的形象,由此解读词的主要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全词进行分析,指出哪里是消沉,哪里是催人感奋.
参考答案:①从字面看似乎消沉,“老尽英雄”之语,“人生长恨”之叹,都显得有点落落寡欢.②从整体来看,意趣高扬,令人感奋.下阕开头讲不再怨天公,接着说要饮酒浩歌,最后则直述不在意穷达,心灵趋于宁静,情趣豪迈旷达.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 平 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①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
[注] ①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
B.“拟欲留连计无及”两句写绿野中树木、花草都在为无计留春而伤感,直接表达出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C.上阕写惜春刻意围绕“春”字,下阕以“春宵”出之,是因为这才是春光的最后一霎,点睛点得恰是地方.
D.百花迎春,以凌寒独放的梅花为最早,谓“早到梅梢”,似嫌梅花开得还不够早,盼归急切,更见惜春感情的强烈.
E.下阕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意和爱春之情.
解析:选BC B项,“直接表达”有误,应为“婉转表达”;C项,“刻意围绕”不正确,上阕虽写惜春,但未着“春”字.
(2)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认真品读上阕词句,准确把握所使用的表达技巧.比如“烟愁露泣”既包含拟人手法,又是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①拟人手法.“烟愁露泣”句中“愁”“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绿野中树木含烟,花草滴露,词人借景表现留春不住的无奈和伤感.③通感或移就.借用于形容情势的“紧急”一词,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用语新奇.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 美 人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①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的前两句写词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②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落”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阕主写景,下阕主言情,用语朴素自然,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解析:选CD C项,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D项,“朴素自然”不正确,应为“清婉雅丽”.
(2)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解析: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等.作答时,先指出手法,再结合词句分析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①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希望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能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阕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