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汉语教材编写历程回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务汉语教材编写历程回顾
作者:董瑾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06期
社会生活与语言教学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中国软实力的彰显,也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晴雨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各国间在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不断扩大与深入,迎来了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高峰。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材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普通汉语教材稍晚,经贸汉语教材的编写也悄然出现。以此为起点,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理念、模式在此后的30多年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教材主要为口语教材,以外贸谈判流程为切入点。时间为上个世纪80~90年代。
二、发展阶段:听说读写一体化、使用成套教材,强调泛商务概念,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时间为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中期。
三、深化阶段:近10年来以商务汉语考试为指导,以专业划分为引领,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突出教材的细分,凸显商务情景下的语用特点。
80年代初,中国与世界的商务往来日渐频繁,日本等国家开始在中国设厂、派驻驻华商业机构,五十铃、三菱、日立等日本大公司职员来华学习汉语。为了满足这些公司职员汉语学习的需要,初期商务汉语教材的内容编选常常围绕商务场景展开,比如宴请、询价、讨价还价、商业计谋、合同签订等,体现了商务活动、特别是贸易活动的全貌。一般围绕贸易活动进行,交易的商品常常是服装、鞋子、丝绸、粮食、花生、大豆等农副产品,交易的形式、对象、行程和运输方式,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风貌和社会习俗,对于经贸院校的外国留学生,特别是语言生、短期生、非学历生有很强的针对性。
成立于1986年的华语教学出版社,是中国较早成立的专业对外汉语教学图书的出版社,它早期出版的一些经贸汉语教材就属此类。
新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且留学目的和汉语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商务汉语学习者数量增长惊人,特别是留学生的学历教育人数激增,其中不乏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曾说:“海外透过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需求十分迫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汉语全球需求调研”研发团队的研究报告指出:20世纪后20年,来华留学目的主要表现为学习研究中国语言、社会、文化及历史等领域,21世纪以来学习了解中国经济、金融、法律等应用学科的明显增多,使得就业导向的目的性十分明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高级语言学习阶段,商务文化教材的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