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高层住宅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 secret - 图文
组长:
(必须是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参与人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木工班班长、现场监理
(安全员、施工员、作业班组长、搭设人员、公司安全科负责人、方案编织者、专业监理工程师等)
验收程序:
1、技术交底。要求三级交底:项目经理对项目部,施工员对班组长,班组长对工人。
2、材料进场验收。由器材部及质安部对钢管扣件进行验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钢管力为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中Q235A钢的规定。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壁厚最低不得低于3.0mm厚)。 3)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毛刺、氧化皮等,要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平整,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7)钢管及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8)验收过程中,发现钢管扣件如不符合上述要求,禁止使用。
3、上岗证查验。本工程脚手架应由专业架子工进行搭设,检查操作人员的上岗证,符合要求,方可允许其作业。
4、班组长自检。由班组长负责,工程部参与。
对于支架工程使用的主材见证取样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能用于支架工程。在第一层水平杆搭设完成后进行,要求: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检查立杆间距以及扫地杆离地高度,第一层水平杆高度等。具体要求见表。
5、搭设要求检查,重点验收立杆间距、步距、扣件拧紧力矩、纵横向水平杆设置、水平杆连接与接长方式。对立杆间距、步距、扣件拧紧力矩等必须实测实量,检查支模架连墙件、立杆、垫板、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是否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尤其注意安全隐患大的关键部位(深梁部位基础、梁底部;预留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连墙件设置;扣件螺栓是否上紧、悬挑构件、楼梯等等)。对不符合方案要求、不符合标准规范的立即责令整改。
检查项目
1)、立杆间距、步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与柱及周边构件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竖向剪刀撑间距,布置方式及与立杆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用测力扭矩扳手检查螺栓拧紧扭矩力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5)、立杆垂直度检查;
6)、钢管连接节点是否满足本方案构造要求; 7)、检查立杆底与楼板是否采用了垫板; 8)、网格构造是否满足方案设计要求; 9)、交底记录是否完整。 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拉接的螺杆,必须牢固、可靠。 3)有高低模板,挂板必须进行加固。
4)返边模板,平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不得有炸模因素的存在。
6)不同混凝土标号的交接处,及梁、板中有高低跨处;必须用铁丝网分割开。
7)跨度大于4m梁、板必须起拱,中间必须的标高往上丈量10~15mm,不得出现两边上拱,中间下沉。
8)注意相邻部位的标高,避免同一梁、板底高低不一。
9)预留洞尺寸必须方正,有效的控制方法,严禁出现歪斜洞口。 10)模板在同一轴线上,同规格柱、墙必须拉线校正,砼混凝土在浇捣完毕后,外墙必须拉线校正。
11)模板的接缝必须严密,模板脱模油涂刷均匀。
12)墙、柱模板中的预留梁、板及洞口尺寸,必须正确,严禁墙、柱模板伸入梁、板内。
13)施工完,支模时的锯沫、木块,脱膜油等应清理干净,拆模后的杂物应及时清理,堆放到指定位置。
14)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墙体对拉螺杆分布均匀,加固方法得当。在平板面有反梁,反梁模板有可靠的支撑点。
15)柱下口处50~100mm处,预留洞口周边必须焊固定钢筋,防止模板位移,模板内有撑筋,控制模板截面尺寸。
模板工程在施工完后,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待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做好“三检”工作,并尽量避免出现立体交叉作业对成品、半成品的破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板的拼缝采用夹塑料泡漠条的方法,支撑加固应有专职质检员负责检查,严禁出现漏浆、跑模现象。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人防预埋需人防部门、质检站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预埋件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6、编制沉降观测点,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布置沉降观测点,设置预警值。明确观测频率,要求按定人、定时、定仪器等做好沉降观测工作;设置预警值(经计算确定最大允许挠度),同时制定应急方案。
验收附表: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
工程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