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食品工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食品工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30:11

米业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稻谷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一批30万吨、60万吨、100万吨以上加工能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到2015年,30个稻米加工园区全部竣工投产后,将形成1000万吨以上先进加工产能,届时占全省加工产能的40%以上。达产达效后,使全省稻米精深加工业的附加值由目前的1:1.08提高到1:1.25,其中30个园区平均达到1:1.67,高出全省0.42,通过规模经营和深度加工,建设优质基地1600万亩,带动10万农户。重点向稻壳发电和化工产品开发方向拓展和延伸。在稻壳发电方式上应当采用有利于稻壳灰深度开发利用的工艺路线;在化工原料开发方面,应当采用干馏工艺制取糠醛、甲醇、丙酮、活性碳、白碳黑、硅酸钠、硅胶、醋酸钙等应用创新技术对稻壳炭源、硅源进行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同时,适度发展特等米、免淘米、高精度米、微量营养强化大米和快餐米、方便米米制小食品,以及米糠、稻壳、碎米和 利用稻壳灰深度开发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

2、在大豆加工领域。大豆加工应当立足于提升传统豆制品加工业的工业化水平,把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产区的资源优势变成品牌优势,淘汰和改造一批技术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依靠高新技术重点发展高蛋白专用大豆品种,延长产业链条。整合提升现有年加工10万吨以上

5

的大型大豆加工企业,发展食品深加工综合项目。力争在2010~2015年期间,规模以上大豆加工业每年增长速度达到2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亿元;利税25.8亿元,努力实现大豆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保持在80%~90%的良好态势。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豆奶(粉)、浓缩蛋白、组织蛋白、分离蛋白、水解蛋白、改性大豆蛋白等产品,围绕大豆磷脂、大豆纤维、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等产品组织研发生产,开发功能性和营养性品种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食品。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3、在玉米加工领域。应当依托中粮生化能源肇东公司、龙凤玉米公司、大庆展华、环宇格林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加强调控平衡,优化玉米加工业区域布局,推动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玉米加工产业。依托中粮生化、青冈龙凤玉米、萝北兴汇等10户年加工玉米30万吨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玉米加工业应在巩固饲料、淀粉、制药等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向玉米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化工醇、有机酸等产品,发展多样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业原料。在玉米主产区建立玉米加工产业园,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争到2015年,全省玉米深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年均增长18%;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

6

年均增长18%;实现利税24亿元,年均增长18%。饮料玉米用量的年增长率保持3%左右,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玉米加工副产品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加快,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4、在乳制品加工领域。应当进一步优化奶源,在增加奶牛数量提高奶量的同时,确保奶源质量,采用新技术,加大对奶牛群体改良技术、奶牛高效繁殖技术、标准化规范饲养技术等推广应用。重点发展配方乳粉、多脂乳粉、脱脂乳粉、功能乳等乳粉;干酪、乳清粉、乳精、奶油以及各种乳蛋白基料制品;超高温灭菌乳、发酵乳、功能乳、酸乳等液态乳制品。推动诚信体系建设提升黑龙江省乳业知名度和公信度,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拉动全省乳制品行业有一个质的飞跃,打造一批超100亿、50亿的企业,以乳业带动全省食品行业的振兴。力争到2015年,奶牛存栏350万头,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实现奶牛养殖业产值420亿元,乳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利税60亿元以上,直接转化粮食44亿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奶业纯收入达到400元以上。

5、在肉制品加工领域。应当以加强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高科技监测手段,全面推行畜禽产品溯源管理制度为突破口,确保食品安全。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主导畜牧品种,稳步发展肉禽、蛋禽、羊和特种动物养殖,优化畜牧业

7

区域布局和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集群。以双汇北大荒肉业、大庄园肉业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生产,加快发展禽肉制品,广泛开展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延长产业链,做强做优企业品牌,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力争到2015年,生猪屠宰实现4800万头,肉加工能力6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70亿元,年递增达16.5%。

6、在饮料加工领域。应当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绿色有机浆果、绿色大豆、甜玉米资源,采用高新技术,注入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形成地方特色。以五大连池矿泉水、哈啤、汇源、娃哈哈等饮料加工企业为龙头,整合资源、市场、品牌,拓宽饮料产品品种,深化技术档次,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开发苏打水、五大连池矿泉水、秋林格瓦斯、乳饮料、发酵饮料、乳酸菌饮料、功能性饮料等产品,创建特色饮料品牌。力争到2015年,饮料制造业实现500亿元,年均增长20%

三、黑龙江省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该《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农业发展机制,进而推进食品工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极好的战略机遇。黑龙江省具有食品工业发展得天独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米业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稻谷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一批30万吨、60万吨、100万吨以上加工能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到2015年,30个稻米加工园区全部竣工投产后,将形成1000万吨以上先进加工产能,届时占全省加工产能的40%以上。达产达效后,使全省稻米精深加工业的附加值由目前的1:1.08提高到1:1.25,其中30个园区平均达到1:1.67,高出全省0.42,通过规模经营和深度加工,建设优质基地1600万亩,带动10万农户。重点向稻壳发电和化工产品开发方向拓展和延伸。在稻壳发电方式上应当采用有利于稻壳灰深度开发利用的工艺路线;在化工原料开发方面,应当采用干馏工艺制取糠醛、甲醇、丙酮、活性碳、白碳黑、硅酸钠、硅胶、醋酸钙等应用创新技术对稻壳炭源、硅源进行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同时,适度发展特等米、免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