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7:07:54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

开 题 报 告

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

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于2012年4月向大足区教育委员会申报立项,承担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今年9月获得正式立项,今天,我们正式开题。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受经济浪潮的诱惑,大批农民工涌向经济发达区,劳务输出已成为我镇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民外出务工时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家中,由此而形成了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同时,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 撤并了一大批农村村级小学,实行集中办学,这造成了一部分中小学生的家庭住址远离学校,来往不便。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方便农村边远地区孩子上学,一大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应运而生。农村寄宿制小学更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效益;更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源减少、学生上学半径过大、家长接送不方便等实际问题。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有的可能还不到十岁,离开了父母,周一至周五都要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在常规的教学时间里和其他学校的孩子一样,在学校、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学习。但一到了放学后的时间,学生的课余生活单一枯燥、精神生活较为贫乏的情况就凸显出来。一般来说,农村小学放下午学的时

间为16点左右,而就寝时间为21点左右,这期间的空档长达5小时,加之早晨从起床到上课有1个多小时的空余时间,这漫长的课余时间孩子们该如何度过?有的学校不论学生年龄大小、年级高低统一安排上自习,低年级不到10岁的孩子,一两个小时坐下来特别难受,他们还不懂得怎么去自习;有的学校把学生交给生活老师照料,生活老师的编制和精力有限,不可能给孩子们组织大量适宜的活动,一般就是由他们散着玩儿,安全又成了一个大问题。由此,寄宿生课余生活成为困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大难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这一实践研究,并提出课题立项申请,旨在通过研究探索一种较为成功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寄宿。

2.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以儿童心理学、管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的新观念:为人性的终身发展奠基。

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再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而是必须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理解、学会共生,为他们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

(2)新课程教育理念:

新课程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人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均衡教育观,为农村小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指明了方向。

(3)现代教育理论: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4)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其心理发展主要特点是: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自控力很低);

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形式过渡期);

逐渐形成具体意识和较稳定的个性(个性还不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石角完尔曾在《美国的超级精英教育》一书中分析了美国人才辈出的秘密,认为“美国实力的源泉在于寄宿学校”,美国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有着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而且管理严格,从小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开发了学生的能力。美国寄宿制学校之所以能够造就大批精英,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学生放学后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果说“美国实力的源泉在于寄宿制学校”,那么美国寄宿制学校成功的秘密就是优秀的课余生活。

国外的一些学者、专家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研究得比较多,也有很多较为成熟的作法,但是仅针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研究就更不系统了。

2.国内研究现状

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大多数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常常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由地与小伙伴跳绳、飘洋牌、扔沙包、打陀螺、玩官兵抓强盗等各种形式的玩法津津乐道,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经验和美好回忆。而对当下的儿童来说,这些无忧无虑的玩耍形式已经离他们很遥远。各项研究表明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而寄宿制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这片天地里,应该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很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当前,国内对寄宿学校和寄宿生的研究非常多,但主要是期刊论文,没有专著。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寄宿生生活状况的研究。寄宿生健康卫生情况研究,还有对寄宿制学校肥胖儿童的调查研究,以及寄宿制学校学生合理膳食研究等,这些研究都肯定寄宿制学校课余时间应该有所作为,寄宿制学校应该改善学生的寄宿生活质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发现:学校不能开展学生所期望的课余活动;寄宿学生课余活动形式单调;教师对寄宿学生课余活动开展情况评价不高;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开展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寄宿学生心理慰藉凸显真空。②寄宿制学校办学研究。在寄宿制学校普遍建立后,许多学者提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变革,如张传武(2006)提出构建“三功能一主体”的寄宿制办学模式,该学者试图指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必要性及出路,但是没有从课余生活这个角度来论证这个办学模式。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的研究才露尖尖角。随着我国西部农村大批寄宿制学校的落成,寄宿制学校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出现了许多关于寄宿制学校利弊、寄宿生生活、寄宿制学校办学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但对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较少,而且多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开 题 报 告 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 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于2012年4月向大足区教育委员会申报立项,承担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今年9月获得正式立项,今天,我们正式开题。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受经济浪潮的诱惑,大批农民工涌向经济发达区,劳务输出已成为我镇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民外出务工时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家中,由此而形成了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同时,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 撤并了一大批农村村级小学,实行集中办学,这造成了一部分中小学生的家庭住址远离学校,来往不便。为了更好地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