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精选多篇)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精选多篇)
我们要每位数学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对照新课程要求撰写反思随笔,总结课堂得失,积累典型案例,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在年级组内要求集体备课时多开展课间沙龙形式的探讨,反思每单元教学策略的成功与失败,引领集体反思,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学期末教科室组织收集和评选优秀教学反思小结或案例分析等,并遴选上报市教研室。
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与不断调控优化,也促使了教师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校教师正行进在“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趣味化”的课改征途中。
二.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全面深入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地教师队伍是不可能的。在六年的探讨实践中,我们认为:一线教师更关注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为此,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加快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
1、坚持理论学习,组织校本培训。
六年来,数学教研组利用假期或教研活动,邀请市局教研员、专家来校讲座现场指导,或参加市级教材教法培训,以及观看课改光碟,围绕校科研课题上研讨课等方式,加强理论的学习与交流,用“理论引领———实践操作———教学反思———再实践”的模式去
17 / 23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精选多篇)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感悟课改精神的亮点与生命力之所在。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规定集体备课中除了认真进行单元分析外,重点研究教什么,怎样教与学什么,如何学这两大命题,学情研究决定教法预设,学法探讨催生教法更新。在共同的探讨交流中同年级教师明析了统一的教学思路,也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之路。
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与辅导要求。1、新上岗青年教师入门培训。指定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明确师徒双方职责要求,确保新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才,新学期重点上好三种课“亮相课”、“汇报课”“展示课”。促使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从适应期走向入门期。2、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鼓励支持学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行教学实践研讨,参加区、市级教学竞赛,为他们搭建各类平台,使其迅速成长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头雁。3、老教师的后续培训。我校老教师人数众多。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学校发展大局。中老年骨干教师要继续对中青年教师既传帮带,又要全程参与学校校本培训,上好“示范课”。
18 / 23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精选多篇)
4、定期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精神,我们每学期定期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数学教师三字一话”竞赛,“课件制作能力竞赛”、“多媒体使用技能竞赛”、
“课堂教学赛课活动”、“课改论文竞赛”、“教学案例分析”、“说课能力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带动了一批骨干教师初露峥嵘,提升专业素质的能力。
三、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教学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古人亦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我校教师已开始注重从引导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论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主动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四年级王美兰老师在教学生乘法分配律一课时,从学生感知、激疑、尝试、顿悟、深化等方面对教材作了较好的处理。首先是学生在情境图中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列出了两种算式“52×8+48×8”与“(52+48)×8”,在此基础上,王老师提出要求。观察两种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说出等式52×48+48×8=(52+48)×8,此时教者设计问题:你还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等式?学生在积极发言之后逐渐感悟到可以说很多,太麻烦时,此时教师激疑:你能说的完吗?谁能用符号来表示这
19 / 23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精选多篇)
种等式?学生顿悟后一连说出了多种表达方式“(圆+正方形)*三角形=圆*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甲×乙+丙×乙=(甲+丙)×乙”“(a+b)×c=a×c+b×c”……之后王老师安排学生自习课本,并练习“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归纳、推论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模糊走向清晰,杂乱走向条理化,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利于学生收获成功的经验,师生双方愉悦之至。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差异存在不平衡性,我校教师经过课改浪潮的洗礼已能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极为可贵的智慧火花,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的民主,使学生逐步能大胆发表见解,展示个性特征,积极参与教学进程;而对于学困生,我校教师能给予及时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看法,及时指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用一把尺子量长短,纵向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过去与现在,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努力增强每位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正向发挥“评价——反馈”的激励导向功能,学校校长室提出了“低起点,小坡度,多练习,勤反馈”的教学活动策略。关注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与体验,帮助他们身心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彰显个性化地自主学习行为,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
20 /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