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①仪器的名称:a是 ,b是 .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下同)和 .
(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端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 [实验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3]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④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 . 【实验结论】
⑤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的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16.“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N2+3H22NH3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2)每年全球“雷电固氮”约能固定0.98亿吨氮气,“人工固氮”固定氮气的质量相当于“雷电固氮”的 倍.
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考点】69:氧气的用途.
【分析】根据所学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解答】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 故选A
2.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 A.铁 B.碘 C.钙 D.锌
【考点】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根据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分析解答,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乏钙元素.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3 C.﹣2 D.+2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砷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 故选:B.
4.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pH约6.6﹣7.1) B.胃酸(pH约0.8﹣1.5) C.胆汁(pH约6.8﹣7.4) D.血液(pH约7.35﹣7.45) 【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唾液的pH是6.6﹣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
B、胃液的pH是0.8﹣1.5,酸性很强.故选项正确;
C、胆汁的pH是6.8﹣7.4,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 D、血液的pH是7.35﹣7.45,呈弱碱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 【解答】解: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