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word版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word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47:20

疾病名:涎石病 【概述】

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结石,阻塞唾液分泌,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诞石病。 【临床表现】

1.涎石可见于任何年齡,中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涎石最多见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腮腺,舌下腺,小唾液腺结石较少见。 3.涎石症主要表现为阻塞症状,即进食时出现腺体部位肿痛(涎绞痛),进 食结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4.涎石的存在可引发逆行性感染,可反复发作。急性期可见导管口溢脓, 腺体区肿痛加剧,并伴有全身症状。慢性期,腺体可以因纤维化而呈肿块样表 现,相应导管可呈索条状表现。 【诊断要点】

1.唾液腺反复肿痛,进食时加剧,进食后可逐渐缓解。 2.触诊可感觉导管结石的存在。

3. X线摄片可发现导管及腺体结石的存在,但对阴性结石(未完全钙化的结石)无法用X线诊断。B超也可用于诊断导管及腺体结石。CT检査对阴性 结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4.已明确结石存在者,应禁忌作唾液腺造影。

5.部分患者炎症反复发作,腺体纤维化可呈肿块样表现,应与唾液腺肿瘤 相鉴别。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对于小结石、临床阻塞症状不明显,可采用局部腺体按摩,进酸性食物, 以加强唾液分泌,促使结石自行排出。

2.涎石摘除术适用于导管内较大结石,腺体尚有正常功能者。

3.腺体摘除术适用于结石位于导管深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腺体内的病例;涎石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已丧失功能者。

4.腮腺腺体结石可根据部位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

41

疾病名:急性化脓性唾液腺炎 【概述】

单发生于唾液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下颌下腺和腮腺,舌下腺及小唾 液腺较少发生。 【临床表现】

1.急性化脓性唾液腺炎多发生于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偶见于全身大手术后。 2.病变唾液腺明显肿胀、疼痛。可伴有暂时性面瘫。 3.导管口充血、肿胀,可有脓液溢出。

4.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可扩散成腮腺间隙蜂窝织炎。急性化脓性下颌下腺 炎可出现下颌下间隙感染,扩散至口底,引起口底水肿、舌运动障碍。 【诊断要点】

1.有慢性唾液腺炎史,或全身情况不佳者。 2.病变唾液腺明显肿胀疼痛,导管口红肿、溢脓。

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应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内淋巴结炎和咬肌间隙感染 相鉴别。流行性腮腺炎可有传染接触史,以腺体肿大为主,导管口无异常,无脓 液溢出。腮腺内淋巴结炎可由邻近组织感染病灶继发而来,导管口分泌无异常。 咬肌间隙感染常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发病史,伴张口受限,导管口分泌无异 常。 4.实验室检査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5.全身可有中毒症状,高热,畏寒,脉搏和呼吸加快。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全身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抗 病能力;对症处理,药物或物理降温。

2.局部保持导管排脓通畅,如导管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如匹鲁卡品; 保持口腔清洁,选用抗菌含漱液,防止逆行性感染。 3.如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4.急性炎症期禁忌作唾液腺造影。

42

疾病名:流行性腮腺炎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为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 【临床表现】

1.有接触史,潜伏期为2-3周。

2.任何年龄都有发病可能,2-14岁多见。

3. 一般是双侧腮腺先后受累,也可同时或单独发作,也可累及双侧下颌下腺,甚至舌下腺。

4.受累腺体明显肿大、质软。导管口无明显肿胀,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5.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6.少数病例可并发睾丸炎或脑脊髓膜炎等。 【诊断要点】

1. 一般有接触史,以前无类似发作史。

2.受累腺体明显肿胀、疼痛。导管口无明显肿胀,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3.实验室检査:白细胞总数不增髙,但淋巴细胞比例可增高。急性期血清 淀粉酶可明显升高,以后尿淀粉酶升髙。

4.可伴有全身症状,如伴发睾丸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及方案】

1.抗病毒治疗,如吗啉呱、板蓝根冲剂等。腺体肿胀者可用中药制剂,如蓉芙膏外敷。

2.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以防止逆行性感染。 3.全身症状明显者,应积极对症处理。

4.若怀疑有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并发症,应请相关科室会诊。 5.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43

疾病名:腺样囊性癌 【概述】

又名\圆柱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 【临床表现】

1.腭部与腮腺为最常见的部位,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 2.多数肿瘤生长缓慢,病期较长。

3.肿块疼痛是突出的特征,可为自发性,也可为触发性,有的限于局部,有 的反射到头颈其他部位。

4.患侧神经功能障碍,腮腺肿瘤可出现面瘫,下颌下腺肿瘤常侵犯舌神经 或舌下神经而出现舌麻木及舌下神经麻痹症状。

5.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以肺最为常见,也可发生于肝和骨。可在患 者就诊时即有转移,但多数在原发灶手术以后。出现肺转移者,常无明显自觉症 状。 【诊断要点】

1.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可清可不清,质地较硬,可有明显触痛。

2.肿瘤细胞可通过狭窄的间隙扩散而不破坏骨小梁,即使骨质广泛受累,X线片上可不显示明显病变。因此,不能依据X线片有无骨质破坏来判断受侵与否。 3.胸片检査确定有无肺转移。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来正常的器官,包括颌骨等。术中配合冰冻切片检査周界是否正常,如为阳性,在可能情况下,应作进一步扩大切除。 2.由于腺样囊性癌具有沿神经扩散的特点,故应对相应的神经作特殊处 理,牺牲被肿瘤侵犯的神经组织。

3.临床上怀疑有颈淋巴结转移时,作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腺样囊性癌的 颈淋巴结转移率低,原则上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但对舌根部腺样囊性癌体积较大者,可考虑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4.术后放射治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

5.腺样囊性癌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术后适当选用化疗药物以预防远处转移。 6.术后应定期复査胸片,以确定有无肺转移或作为进一步随诊复查的基础。

44

搜索更多关于: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word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疾病名:涎石病 【概述】 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结石,阻塞唾液分泌,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诞石病。 【临床表现】 1.涎石可见于任何年齡,中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涎石最多见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腮腺,舌下腺,小唾液腺结石较少见。 3.涎石症主要表现为阻塞症状,即进食时出现腺体部位肿痛(涎绞痛),进 食结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4.涎石的存在可引发逆行性感染,可反复发作。急性期可见导管口溢脓, 腺体区肿痛加剧,并伴有全身症状。慢性期,腺体可以因纤维化而呈肿块样表 现,相应导管可呈索条状表现。 【诊断要点】 1.唾液腺反复肿痛,进食时加剧,进食后可逐渐缓解。 2.触诊可感觉导管结石的存在。 3. X线摄片可发现导管及腺体结石的存在,但对阴性结石(未完全钙化的结石)无法用X线诊断。B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