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配套K12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2)图B表明实验时是将 ▲ (选填“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
(3)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右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分别应填入的符号为 ▲ 、 ▲ 。 (4)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后,该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稀盐酸剩余提出如下方案:
a: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若变 ▲ ,证明有盐酸剩余。
b:取样,加入一小块石灰石,若观察到 ▲ ,证明有盐酸剩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c: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证明有盐酸剩余。同学们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若将20.0g稀盐酸滴加到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含2滴酚酞试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可视为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海陵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初三化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D C A B D B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D B AD B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每空1分,共7分)
(1) ①Al ; ②NaCl; ③N2; ④O (2)2KMnO?
2-
4 K2MnO4+MnO2+O2 ↑;K2SO4 ;SO4
17.(每空1分,共5分) (1)引流;蒸发 (2)广口瓶;94 (3)a 18.(每空1分,共7分)
(1)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混有空气的一氧化碳加热时发生爆炸。(合理即给分) (2)a→d→b→e。
(3)红棕色氧化铁逐渐变为黑色; Fe高温2O3+3CO2Fe+3CO2 装置B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 +H2O
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Fe+2HCl=FeCl2+H2↑ (4)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5)560
19.(每空1分,共4分))
(1)气球B胀大,气球A变小;(“气球B胀大”缺少不得分)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面大气压。(合理即给分)(2)Cl2+2NaOH= NaClO+NaCl+H2O (3)2H2O2 MnO2 2H2O+O2↑
20.(每空1分,共12分)
(1)放热 (2)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 (3)OH- H+
(4)a:红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b:气泡,CaCO3+2HCl=CaCl2 +H2O+CO2↑ c:NaCl+AgNO3=AgCl ↓+NaNO3
(5)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HCl + NaOH = NaCl + H2O (1分)
40 58.5
16.0g×10.0% x
40:58.5 = 16.0g×10.0%: x
x =2.34 g (1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g+16.0g=36.0g (1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34gg/36.0g×100%=6.5% (1分)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
说明:
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化学式写错或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均不给分,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不给分。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