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故选C。
35.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 ) 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不利于气体交换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蝗虫的发育特点是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_____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_____ 的相对平衡,这利用了生物的_____价值。
【答案】分解者 草→鼠→鹰或草→兔→鹰 太阳能 捕食和竞争 胎生哺乳 不完全变态发育 原始爬行动物 碳—氧 间接使用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达到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详解】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鼠→蛇→鹰;草→鼠→鹰;草→兔→鹰;草→蝗虫→食虫的鸟→蛇→鹰;草→蝗虫→食虫的鸟→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少,损耗能量越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草→鼠→鹰或草→兔→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鹰和蛇都以鼠或食虫鸟为食,鹰又捕食蛇,所以两者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3)鼠和兔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4)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原始鸟类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这利用了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点睛】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7.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地震时许多人意外受伤出血,如伤员为静脉出血,救护者应在________(选填“远”或“近”)心端止血。
(2)伤员受伤后感觉到痛,可推知人体中有________组织。
(3)主动脉是图中的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用手捏心脏时,________心室壁最厚。
(4)如果医生在伤员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进行跟踪检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最先发现该药品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答案】远 神经 ① 左 ⑧ 【解析】 【分析】
图为心脏结构图,其中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是、⑥是上腔静脉、⑦是肺静脉、⑧是右心房、⑨是右心室、⑩下腔静脉。 【详解】
(1)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2)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伤员受伤后感觉到痛,说明皮肤里有神经组织。
(3)主动脉是①,在观察心脏的结构时,用手捏心室的两侧壁,左心室壁最厚。
(4)如果在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时,药物经上肢静脉进入毛细血管,汇集上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⑧(或右心房)。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心脏的结构,解答时注意结合有关图示。
38.图一位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____,其分泌
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_____]_____内。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_____]_____,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_____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_____。
1 肝脏 3 十二指肠 D 小肠 淀粉 葡萄糖 5 胃 胃蛋白 蛋【答案】白质 【解析】
【分析】
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图一:1肝脏、2胆囊,3十二指肠,4小肠、5胃、6胰腺,7大肠。图二:A口腔、B咽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图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详解】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2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4小肠内。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曲线X在A口腔中就开始下降,在C胃中没有 下降,到了D小肠又下降故为糖类的消化;故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 【点睛】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肠腺和胃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具有消化功能的是口腔、胃和小肠。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有1.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人数达数亿。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材料二:当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急救,可以尽可能争取拯救生命的机会(如图示)。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属于
_____,艾滋病病毒和细菌、真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目前还没有研制出可临床使用的有效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_____。在救援过程中,如要判断患者有无心跳,可通过图[_____]所示方法来判断;如发现患者无心跳,可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按压部位是图B中的[_____]处;如发现患者无呼吸,可通过_____的方法进行抢救。
【答案】病原体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易感人群 A ② 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