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沈阳二中高一化学
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一(14届)化学试题
命题人: 裴 涵 校题人:周凤君 程丽颖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A.玻璃
B.水泥
C.光导纤维 D.陶瓷
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中 B.钨丝用于灯泡主要是因为钨的熔点很高 C.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D.金、白金、铝的延展性都很好,可制成箔使用 3.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A.Na B.Cu C.Fe D. Al
4.欲鉴别浓度均为3mol/L的Na2CO3和NaHCO3两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有 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②分别用PH试纸测PH ③分别滴入3mol/L的盐酸 ④分别滴入NaOH溶液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要鉴定某溶液中含有Fe,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NaOH溶液 B.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氯水 C.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D.加入锌片
6.用含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Al(OH)3,可能有的步骤①加盐酸溶解②加过量烧碱溶液 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其操作最为合理的组合及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③ D.①②③
7.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钠与小苏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 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CO3、Na2O2
C.Na2CO3、NaOH D.Na2CO3、Na2O2、NaOH
8.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 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2+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K在空气可以燃烧,且产物是K2O
C.K 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
9.充分加热10.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8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A.67.6% B.83.2% C.88.2% D.91.6%
10.若硝酸铵受热分解产物是HNO3、N2、 H2O,则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氧化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12.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13.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
D.无变化
1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C.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 D.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 1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的原子数均为NA B.1.7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11.2g 铁粉与5.6L氯气(标准状况下)充分反应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 16.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NO3、SiO3、Na B.Na、Ba、HCO3、AlO2 C. NO3、Mg、K、Cl? D.NO3、K、AlO2、OH?
-
2+
+
-
+
-
+
-
2-
+
+
2+
-
-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
+2OH? +CO2 ===CaCO3↓+H2O
B.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 Fe3O4+8H+=4H2O+ Fe2++2Fe3+ 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 +2OH? === SiO3+H2O
2-
D.硅酸与烧碱溶液中和:H2SiO3+2OH? === SiO3+2H2O
2-
18.将13g合金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11.2L(标况)H2,则该合金的组成不可
能的是
A.Na、Mg B.Al、Si C.Al、Mg D.Al、Fe
19.150℃取m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也增加了m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CO B.H2 C.C2H5OH D.C6H12O6
20.向含有0.2 mol氢氧化钠和0.1 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通入气体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正确的是(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和水的电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
?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24。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 ① 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 硫酸铝和氨水 ③ 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 硫酸锌和氨水
(3)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2.(8分)由前18号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其中A为金属)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电解质。
+B A 甲
+NaOH溶液 +NaOH溶液
+B
C 乙 丙 乙
通过量CO2 通过量CO2
丁
失去化合物丙
甲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乙: 丁:
(2)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乙与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9分)将Fe、Cu、FeCl3、CuCl2四种固体放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2+
仍存在Cu。
(1)按先后顺序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烧杯中还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
①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24.(6分) 请你设计检验K2SO4的实验方案(简要说明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25.(11分)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② ③ 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