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决算实用性工作的思考

财政决算实用性工作的思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4:32

二,报表范围庞大。各类补充资料表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人员都很难把握其实质,统计上来的数据质量难免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指标繁琐。整套部门决算涉及地方报表32张、近5000个指标(这还不包括收支科目的细分),包含近80万个数据。如此冗长庞大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再加上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政策的把握、指标的理解各异,编制起来费时、费力,又刚好赶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编制决算的有效时间不足,难免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会打折扣。

(四)会计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一是现行的会计制度与当前预算管理不相适应。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年终结余要全部转入“结余分配”再由“结余分配”转入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中,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留存在财政国库的集中支付结余资金,显然是不允许进行分配的,这就形成了不分配违反会计制度,而分配又与实际工作不符的局面。二是会计制度不统一。目前,纳入部门决算报表编报范围的各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五花八门,有建设、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科学事业、中小学、高校、医院、测绘、地勘、民间非营利组织等等,无法形成统一的统计口径,部门决算报表的汇总数据的意义明显降低。

(五)预算管理不清晰,决算填报不明确。一是存在上级部门拨款问题。单位从上级部门(指不是同一个预算级次的上级管理部门)取得收入,在部门决算报表“其他收入——非本级财政

5

拨款”中反映,同时也反映在支出中,而上级部门又在补助下级支出中反映,由于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内部,无法进行相互抵销处理,这样从整个地区汇总看就存在部门决算本身收支重复计算的问题。同时,上级部门鞭长莫及,当地财政部门又不了解情况,从而造成了对这部份资金监管的缺位。二是存在财政对不同级部门拨款问题。拨款的财政部门由于是对非本级预算单位拨款,为了全面反映财政的整体收支状况,这部份支出需要在总决算中全面反映,并填列在代列资金决算中。而收到资金的非本级预算单位,也应在“其他收入—非本级财政拨款”中反映,同时也反映在支出中。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级财政间部门决算与代列资金决算重复计算的问题。三是财政专户向预算单位拨款问题。为了防止地方政府的挤占挪用,对有些专项资金上级要求下级财政部门设立财政专户封闭管理,上级财政部门将资金直接拨付到下级财政专户,而拨款则是在拨出资金的财政部门列支,而收到专户资金的下级财政部门向本级预算单位拨款时,只做专户核算不能列报支出。这样上级财政部门在编报决算时以财政代列资金反映,而下级预算单位在填报部门决算时,在“其他收入—非本级财政拨款”中反映,这就造成了不同预算级次间部门决算与代列资金决算的重复计算。

(六)软件系统相互脱节。一是总决算与部门决算软件不衔接。目前,财政总决算使用的是大正公司开发的预算执行系统,部门决算使用的是久其公司研发的部门决算软件。我们都知道,

6

部门决算的收入需要与财政总决算的支出进行核对,财政总决算的基本数字表需要从部门决算提取。由于两套软件不衔接,往往只能由各地自主开发模板或进行人工核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二是总决算软件与财政总账系统、部门决算软件与单位账务系统不兼容。众所周知,财政总决算绝大部分是从财政总预算会计账中“过数”,部门决算从单位财务账中“提取”,而由于两套系统不兼容,无论财政部门填报财政总决算还是预算单位填报部门决算,只能靠手工处理,这样在人为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影响决算质量。三是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系统间无接口。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需要部门决算来检验,而部门预算系统与决算报表软件没有接口程序,很难进行部门预算数据与部门决算数据的对比分析,部门决算对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水平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决算的实用性。

三、改进决算实用性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衔接度,使决算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一是随着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将全部反映为财政拨款收入,结余也将全部反映为结余在国库的结余额度。因此,建议统一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收支确认原则,取消“个别事项权责发生制”,结余不再反映为财政拨款支出,使财政总决算的财政拨款支出与部门的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相匹

7

配。二是细化财政拨款四张表(即财决07各表)经济分类,并在部门决算中恢复财政代编的经费差额表(只填报财政拨款四张表),汇总后形成完整财政拨款报表体系。这样既能弥补财政总决算经济分类的缺失,又能使财政总决算的支出在部门决算中得到全面反映。

(二)强化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衔接,使部门决算有效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是在部门决算报表中增加预算指标。在财政性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原财决07表)中增加相关预算指标,或者按财政性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格式增加一套预算报表,以保证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有效衔接。二是调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下,增设二个项级科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把目前的项级科目降为目级科目,形成支出功能分类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对应关系,这样无论从财务管理还是预算管理都容易理解把握,能够准确编制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预算,确保预算与决算的相一致。

(三)调整部门决算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一是重新界定纳入部门决算资金的编报范围。将偿还性资金的收支纳入部门决算中,将单位经营性收支剔除部门决算(按企业决算以另外渠道报送)。二是重建报表体系,使之更清晰规范(详见附图:新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将部门决算报表的主表分设成五个层级,即第一层为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总括反映单位的收支余情况(自动生成)。第二层为收入支出决算表,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较细

8

搜索更多关于: 财政决算实用性工作的思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二,报表范围庞大。各类补充资料表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人员都很难把握其实质,统计上来的数据质量难免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指标繁琐。整套部门决算涉及地方报表32张、近5000个指标(这还不包括收支科目的细分),包含近80万个数据。如此冗长庞大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再加上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政策的把握、指标的理解各异,编制起来费时、费力,又刚好赶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编制决算的有效时间不足,难免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会打折扣。 (四)会计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一是现行的会计制度与当前预算管理不相适应。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年终结余要全部转入“结余分配”再由“结余分配”转入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中,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留存在财政国库的集中支付结余资金,显然是不允许进行分配的,这就形成了不分配违反会计制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