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妇科病普查流程和宫颈癌筛查技术要点
(2)临床可疑:如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慢性宫颈炎如宫颈假性糜烂、息肉、白斑、红区或可疑癌等,不论细胞学结果如何。
(3)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 (4)女性下生殖道可疑湿疣或HPV感染。 (5)外阴或阴道可疑病变。 (6)宫颈癌和CIN治疗后随诊。
(7)追踪观察宫颈、阴道和外阴病变的动态变化。
(8)其他:如CIN或早期宫颈癌治疗前,阴道镜检查了解宫颈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及阴道穹窿或阴道是否受累等。
2、阴道镜检查注意事项
(1)阴道镜检查前应有细胞学检查结果,至少24小时内不宜作阴道冲洗、细胞学刮片、妇检、用药及性生活,以免影响阴道镜观察。
(2)宫颈阴道有严重炎症时,应先行抗炎治疗。 (3)宜在月经干净3~4天后进行。 (四)宫颈活检
宫颈活检是确定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活检方法有盲取活检、碘试验后活检、5%醋酸肉眼观察后活检、阴道镜指引下活检等。宫颈活检注意事项如下:
1、妊娠期尽量不做宫颈活检。
2、宫颈局部或生殖器官有急性炎症时不宜活检。
3、对溃疡型病灶,不宜在溃疡坏死中心取材,应于溃疡边缘取材,便于做出正确诊断。
4、宫颈活检病理结果阴性不能排除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如细胞学或临床怀疑癌应重复活检。
5、位于宫颈管或宫颈深部的病变难以取到,因此,宫颈活检要与宫颈管刮术和细胞学联合应用。
(五)颈管内膜刮术(ECC)
ECC是指对宫颈组织学内口和解剖学外口之间的颈管内膜组织进行搔刮的方法。有助于明确宫颈管内有无病变和CIN或癌是否累及颈管。
1、ECC指征
(1)细胞学多次阳性或可疑、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阴道镜下活检阴性者。
(2)细胞学检查提示腺上皮病变,无论阴道镜检查有无异常。 (3)宫颈细胞学为高度病变(≥HSIL),应在宫颈活检的同时行ECC。
(4)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者,无论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何。 (5)阴道镜下病变累及宫颈管。
(6)细胞学异常或临床可疑,尤其是怀疑颈管型宫颈癌,即使宫颈表面光滑也应取活检。
2、ECC注意事项
(1)应掌握宫颈管刮术的深度和力度,一般不超过2-3厘米深,以免将宫腔内容物带出,并避免刮及宫颈外口组织造成假阳性。
(2)绝经后患者常刮不出组织,可将刮出物放如入液基细胞保
存液中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或放在滤纸上,连同滤纸放在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
(3)妊娠期妇女禁止做ECC。
六、登记、记录和汇总:做好各项资料的记录和登记汇总工作,认真积累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
七、诊断和处理: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对普查中不能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应落实好病人的转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八、健康教育和指导:在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开展卫生保健和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指导,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同时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九、随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与病人取得联系,了解治疗结果和转诊后上级医院诊断和治疗结果,做好随访登记。
十、检查对象和间隔时间
为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宫颈癌开始筛查的时间是性生活开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岁。终止时间是70岁以后,并在10年内有3次以上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
筛查间隔是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每年1次;TCT每2年1次。30岁后,连续3次正常者,可2~3年1次。使用细胞学联合高危HPV检测的方法进行筛查,两者均未发现异常,至少3年后进行筛查。
妇科普查普治流程图
组织、动员、准备
热情接待,文明用语,全面询问有关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和登记工作 取白带化验检查
医生按妇科检查常规进行内外生殖器检查,取白带和宫颈刮片
妇科B超检查
医生按常规进行双侧乳房检查、有条件做红外线或超声检查
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必要时做彩超、阴道镜、乳腺鉬靶、HPV检测、细菌培养及相关化验检查。
作出最后诊断和处理意见,及时治疗,落实好病人的转诊和住院。 在查治过程中同时开展妇女生殖保健和避孕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做好登记、资料统计和汇总工作,及时反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