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学校绩效考核工作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五大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了学习“五有”,即有计划、有重点、有台账、有笔记、有成果。
d、深入调研,查找问题。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组织召开“党员权利、责任、纪律主题教育活动”、“党员民主生活会”、“党组织生活会”, 带头深入调研、广泛座谈,听取群众意见,通过自已找、党员群众提等方式认真查找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在政治生活、作风建设、执行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组织梳理出了5个突出问题,建立了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做到了边学、边查、边改。
第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教育管理。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定时间、定内容,做到了学习必有笔记和心得体会。党支部成员定期轮流为党员上党课,时常了解掌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培养骨干,抓好典型,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正式转正预备党员1名。
(2)政务、团(队)工作。各组织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围绕“三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美德少年评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活动,举办西宁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由共青团青海省委主办,青海省团校承办的“百场公益培训进百校”活动,对教师进行历奇体验教育。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拓宽了德育教育渠道。
(3)重视贫困、学困、问题生的帮扶工作。第一层面是每一位党员帮助两名双困生,经常与双困生谈心交流,做好其思想工作;经常关心该学生,积极为其解决生活或学习上困难;捕捉闪光点,及时将其良好表现向班主任汇报并加以鼓励。第二个层面是党支部开展资助慰问贫困留守儿童的活动,为42名学生发放了学习用品,送去了温暖,还有社会爱国人士对10名家庭贫困中小学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年250元,从而使学校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工会组织。继续深化送温暖工程,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为教职工办实事活动。本年度,在第一时间看望慰问了生病住院的教师家属和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职工文体活动,举行了教职工拔河、篮球和排球比赛活动。九月份,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县“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积极开展模范“教职工之家”创建活动,让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工会组织和各类各项活动,丰富了教职员工的生活。
3、教学工作与质量
一年来,我校针对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管理、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找原因,找出存在问题,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订教学工作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评价奖励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教学常规工作每月检查一次,组织好期中抽测和期终检测工作,为学校考评教师业绩提供依据。重视备课、
听课、评课、议课工作,协调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和第二十届“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和全县初中生现场作文大赛活动。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开展教学示范课、诊断课、评价课活动,实现了教学常规工作“六认真”。同时,结合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要求,严格落实新的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三操一课一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规范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中小学生体质标准良好率达到80%以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在接受县教研室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视导工作得到好评。
4、教育科研
本学年,立足校情,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确定了以“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探究为主题的校本教研课题,为了这一模式探究的顺利开展,教导处先后多次通过全员培训、学科组长培训、教师业务自修等多种方式对其核心理念进行学习,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教学设计的探究,开始在教学工作中尝试实施,继续加深“有效教研”,重点推进了“有效课堂”,开展一师一优,一课一品等活动;开展推门听课、同课异构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了“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教师从备课、编写教案到整个教学过程都初步遵循并积极实践了确定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组织青年教师上模仿课、中年教师上创新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构
建了研讨活动四课流程,即演课、磨课、观课、议课。并与西宁市西关街小学和长宁镇中心学校进行校际联动教研活动,从而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学科组工作采取月评价机制,落实教研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行校级领导分组蹲点学科组并参与、形成督促校本教研研修活动的工作机制。教师个人申报的县级教育教研课题13项,确立并实施的有8项,定期检查课题研究资料,组织课题主持人参加课题阶段性总结会,正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课题研究教师注重在常态课中加强探讨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全校应用。
5、教育信息化开展情况
我校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拥有多媒体活动室、微机室等多个信息化教室,各种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开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各项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比赛活动,做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提升和国培计划等远程培训,完成各项远程网络培训任务。
6、招生与巩固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和区域招生规定,初中招生113名,一年级招生138名,完成招生任务,编班实施随机、常态编班,中小学班额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小学辍学率1.36%,初中辍学率2.78%。
(三)学校文化与环境建设 1、文化建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