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练习7(答案)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练习(7)
条目(六)1.2.3.4.5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史前社会人类崇拜、敬畏自然,发展缓慢,基本没有环境问题
②农业社会人类征服自然,经济发展加快,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洪水.猛兽.林火.风暴 ③工业社会人类征服、改造自然,资源出现短缺,工业“三废”污染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④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目标: 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摆在当代世人面前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题是指 PRED问题.这道难解的题中,关键因素是( )
A.人口 B. 资源 C. 环境 D. 发展
目标: 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有关人口与环境.发展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环境保护越好,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保护越差,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D.人类的自身生产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也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目标: 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07年全球人口已达到67亿,比2000年增加近5.5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如果让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站出20排。人口增长数量最大的国家分别为: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埃塞俄比亚.美国.孟加拉国和中国,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数量将占到总人口增长数的一半。而俄罗斯总人口已降为1.42亿,比去年减少50万。埃及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国人口已突破7600万,全国上下为此忧心忡忡。联合国人口司负责人兹劳特尼克说,2005年时的世界老龄人口为6.7亿,但到2050年,这一数字很可能会突破20亿。
阅读材料回答4-6题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世界人口总量在持续快速地增长 B.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人口问题 C.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会引发一系列危机 5.材料反映世界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 )
A.先进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欧美国家 D.发达国家 6.根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的国家遇到的人口问题不完全相同的 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
1
③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 ④世界人口已经太多了,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6题目标: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能通过所给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判读和分析。)
7.2007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99%,比200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8%,提高了21个百分点。反映了( )
A.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 B.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C.我国人口素质已经很高,属于发达国家 D.我国人口不存在素质问题 (目标: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贡献。)
8.2005年中国的自然增长率为5.89‰,中国已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由此看出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人口数量大 D.人口分布不均匀 (目标:能结合材料(文字或图表)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9.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7年底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按国际公认标准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要成功应对“银色浪潮”要求我们 ( )
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尽力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 ③必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目标:能结合材料(文字或图表)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10.下列选项中一组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铜矿、水 B.气候、土壤、盐度差能 C.水能、波浪能、石油 D.石油、温差能、生物 (目标: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1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类应关爱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②古代人类没有利用自然资源,所以就不存在资源问题 ③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
④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条件,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目标: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12.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
2
①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尽量使用, ③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把荒地辟为农田,扩大耕地面积 ④凡是自然形成的资源应该无偿使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目标:认识人类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是为了弥补我国资源的什么问题( )
A.资源科学利用不够 B.资源分布不平衡
C.资源的结构性短缺 D.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为发挥土地生产优势 (目标:能结合所给材料(文字或图表)描述和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在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
14.右图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 A.我国水资源出现短缺 B.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C.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D.我国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
(目标:能结合所给材料(文字或图表)描述和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在数量.质量和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
15.下列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工作的是( ) ①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 ②制定节能减耗目标 ③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④种植杂交水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目标:能举例说明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16.右边表格反映了我国资源特点是:( ) A.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充足 B.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C.资源分布不均匀
类 别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比值 耕地面积 矿产资源 森林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4 1/3 67 3 3/5 53 6 1/5 121 6 1/4 88 D.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位次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标:能结合所给材料(文字或图表)描述和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在数量.质量和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 17.“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
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主要依靠( ) A.科学技术 B.人才 C.资金 D.党的领导
(目标:能举例说明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18.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应对资源危机的措施的是( )
3
①实施了计划定额用水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②降低土地使用税,降低工业用地价格 ③完善差别电价政策 ④严格管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及产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目标:能举例说明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19.下列关于环境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对于大量排污的工厂应该加以整顿.管理 ②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靠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③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④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目标:理解环境的概念;)
20.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15%-25%,每年就至少可以节约标准煤3亿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可挖掘潜力大 B.开发新能源不如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C.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
(目标: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当地所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现象.原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21.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全球性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 ②荒漠化——\地球之癌\ ③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④贫富差距严重 ⑤淡水危机和水污染问题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目标:能举例说明世界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通过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22.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被占 ②水污染状况令人担忧. ③工业固体废物急剧增加 ④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⑤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出现短缺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目标:能举例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通过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23.\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我国环保投资重点将集中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核安全与放射性废物治理.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以及环保科技与产业支撑能力等六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 ) ①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③我国财政实力雄厚 ④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目标: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当地所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现象.原因),提出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
24.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