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奥数时间的计算教案
1
第九讲 时间的认识
教学课题:时间的认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1、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2、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具与学具: 钟面模型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本周通知事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游戏引入(分两组比赛,争夺小红旗) 1、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拿出教具,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授:
师:下面我们来看例1,非常简单,同学们自己完成。 例题讲解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汽车1( 小时 )可行60千米。
(2)小红跳了40下小绳,大约需要1( 分钟 )。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秒 )。
师:我们都知道 1分=60秒 1小时=60分。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法。根据这个,我们一起来完成例2。
例2、想一想,再填空。
1
2
3分=( 180 )秒 (3×60=180秒) 2时=( 120 )分 (2×60 = 120分) 240分=( 4 )时 (240÷60=4时) 360秒=( 6 )分 (360÷60 = 6分) 180秒=( 3 )分 (180÷60=3分)
150秒=( 2 )分( 30 )秒(150秒分为60秒 、60秒 、30秒)
例3、比较大小,用“﹥”、“﹤”或“=”连接。
师:在比较时间的大小时,我们要统一单位,一般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 100分﹥1时(60分) 70秒﹤7分(420秒) (180分)3时=180分 (300分)5时﹤500分 120秒=2分(120秒) (240秒)4分﹥200秒
师:时间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方法一般是 时+时,分+分,时-时,分-分 我们必须明白时间与时刻有什么区别,区别:小时、分(一段时间),几时几分(时刻、时间点) 板书:
关于时间的应用题大家常考的一般有三种题型:
1、求起始时刻: 用减法; 也就是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2、求经过时间: 也就是时间段 ;用减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3、求末时刻 : 用加法;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板书),我们看看下面的例题是哪种类型。
例4、电影在下午2:30开映,下午4:20放映完,这部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解析:求经过时间 用减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根据我们刚才的格式将我们所知道的写出来,读题发现知道的开始的时刻是2:30,结束的时刻是4:20。那么经过时间用4:20减去2:30,先算分减分,发现分钟不够减,这时应向小时借一位,而我们时间的计算进率不是10而是60,借1小时相当于借了60分钟,所以就变成了3:80减去2:30,求出的时间为1小时50分,这是时间段,不能用1:50表示。 4:20 - 2:30 = 1小时50分
例5、李凯的爸爸早上8:0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30分钟,下午5:30下班。他爸爸一天工作了几个小时?
解析:求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让学生找准结束的时刻跟开始时刻。读题发现知道的开始的时刻是8:00,结束的时刻是5:30 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经过12点。先求出上午上了几个小时的班,也就是 上午 12:00 – 8:00 =4小时 下午上了 5小时30分 中间休息的1小时30分可以在最后减去。 4小时 + 5小时30分 – 1小时30分 = 8小时
例6、足球赛从下午2时20分开始,进行了110分钟,比赛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2
3
解析:求末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读题发现知道的开始的时刻是2:20 经过时间为110分钟。那么结束时刻用2:20加上110分,可以把110分钟转化为1小时50分再进行计算,分位上就为70,满了60分,向时位进1,算出结果为4:10,这是时间点,不能用4小时10分表示。
2:20 + 110分钟=4:10
例7、现在是晚上6:30,电影已经开始45分钟,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解析:求起始时间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读题发现知道的结束的时刻是6:30,经过时间是45分钟。那么开始时刻用6:30减去45分钟,先算分减分,发现分钟不够减,这时应向小时借一位,而我们时间的计算进率不是10而是60,借1小时相当于借了60分钟,所以就变成了5:90减去45分钟,求出的时间为5:45,这是时间点,不能用5小时45分表示。
6:30 – 45分 = 5:45
例8、下面有一段“停电检修报告” 7月30日 上午:8:30~10:30 珞南小区 10:00~11:30丽水小区 下午:1:00~3:00 桂苑小区 2:30~4:20 学院路沿线 (1)哪个地区停电时间最长?
解析:求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让学生找准结束的时刻跟开始时刻。 珞南小区:10:30 – 8:30 = 2小时 丽水小区: 11:30 – 10:00 = 1小时30分 桂苑小区: 3:00 – 1:00 = 2小时
学院路沿线: 4:20 – 2:30 = 1小时50分 这里的4:20 的分钟不够减,这时应向小时借一位,而我们时间的计算进率不是10而是60,借1小时相当于借了60分钟,所以就变成了3小时80分减去2:30就等于1小时50分。
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珞南小区和桂苑小区停电时间最长。
(2)小明下午1:30放学回到家,发现家里停电了,你知道他家住在哪儿吗?还需多长时间才会来电?
解析:分析哪个小区停电的时间里 经过了1:30 发现桂苑小区是1:00-3:00中间经过1:30,所以他家住在桂苑小区3:00-1:30 分钟上面不够减,这时应向小时借一位 就是2:60减去1:30,等于1小时30分,求出的时间为1小时30分,这是时间段,不能用1:30表示。 3:00-1:30 = 1小时30分
3
4
注:例题4、5、8 是一个类型的题目,可以放在一起讲解。
课堂总结:时、分、秒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在简单的时间的计算上,时和时的计算、分和分的计算对于学生还是可以正确计算出来的。但是对于时、分、秒之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在计算上容易出错,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并且掌握简单的计算,就必须联系实际,并且在计算上就要下功夫、多做练习,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1、2、3、4、5、6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体会时、分、秒的长短 例1 例2 时、分、秒间的单位换算 1分=60秒 例3 例4 1小时=60分
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例5 例6
小时、分(表示一段时间) 几时几分(表示时刻、时间点)
①求起始时刻 (时间点)减法 例7 例8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②求经过时间 (时间段)减法 例9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③求末时刻 (时间点)加法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课后反思
练习巩固及参考答案
1、3小时=( 180 )分 3分=( 180 )秒 180秒=( 3 )分 2分15秒=( 135 )秒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