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精编】
﹣1时,不满足条件i≥0,跳出循环,输出v的值为18. 【解答】解:初始值n=3,x=2,程序运行过程如下表所示: v=1
i=2 v=1×2+2=4 i=1 v=4×2+1=9 i=0 v=9×2+0=18
i=﹣1 跳出循环,输出v的值为18.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应用,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v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2≤2,7.(5分)设p:实数x,y满足(x﹣1)(y﹣1)q:实数x,y满足
,
则p是q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画出p,q表示的平面区域,进而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x﹣1)2+(y﹣1)2≤2表示以(1,1)为圆心,以内区域(包括边界);
为半径的圆
满足的可行域如图有阴影部分所示,
第9页(共25页)
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线性规划的应用,圆的标准方程,充要条件,难度中档.
8.(5分)设O为坐标原点,P是以F为焦点的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M是线段PF上的点,且|PM|=2|MF|,则直线OM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A.
B. C.
D.1
,y0),要求kOM的最大值,设y0>0,
【分析】由题意可得F(,0),设P(
运用向量的加减运算可得=+=(+,),再由直线的斜率公式,
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大值.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F(,0),设P(显然当y0<0,kOM<0;当y0>0,kOM>0. 要求kOM的最大值,设y0>0, 则
=
+
=
+
=
+(
﹣
)
,y0),
=+=(+,),
可得kOM==≤=,
当且仅当y02=2p2,取得等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及运用,考查直线的斜率的最大值,注意运用基本不等式和向量的加减运算,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第10页(共25页)
9.(5分)设直线l1,l2分别是函数f(x)=图象上点P1,P2处
的切线,l1与l2垂直相交于点P,且l1,l2分别与y轴相交于点A,B,则△PAB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2) C.(0,+∞) D.(1,+∞)
【分析】设出点P1,P2的坐标,求出原分段函数的导函数,得到直线l1与l2的斜率,由两直线垂直求得P1,P2的横坐标的乘积为1,再分别写出两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得A,B两点的纵坐标,得到|AB|,联立两直线方程求得P的横坐标,然后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PAB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设P1(x1,y1),P2(x2,y2)(0<x1<1<x2), 当0<x<1时,f′(x)=∴l1的斜率
,当x>1时,f′(x)=,
,
,l2的斜率
∵l1与l2垂直,且x2>x1>0, ∴直线l1:
,即x1x2=1.
,l2:
.
取x=0分别得到A(0,1﹣lnx1),B(0,﹣1+lnx2),
|AB|=|1﹣lnx1﹣(﹣1+lnx2)|=|2﹣(lnx1+lnx2)|=|2﹣lnx1x2|=2. 联立两直线方程可得交点P的横坐标为x=∴
|AB|?|xP|=
=
,
.
∵函数y=x+在(0,1)上为减函数,且0<x1<1, ∴
,则
,
∴.
∴△PAB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0,1). 故选:A.
第11页(共25页)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过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训练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10.(5分)在平面内,定点A,B,C,D满足?
=
?
=
?
=﹣2,动点P,M满足
=1,
=
=,则|
=
,
|2的最大值
是( ) A.
B.
C.=
=
D.
【分析】由,可得D为△ABC的外心,又?=?=?,
可得可得D为△ABC的垂心,则D为△ABC的中心,即△ABC为正三角形.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可得△ABC的边长,以A为坐标原点,AD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求得B,C的坐标,再设P(cosθ,sinθ),(0≤θ<2π),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的坐标,运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BM的长,运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结合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最大值. 【解答】解:由又
??(即即有
?
=﹣=⊥
?,?
=
?=
=,可得 ?(
﹣
)=0,
,可得D为△ABC的外心,
)=0,=0, ⊥
,可得D为△ABC的垂心,
则D为△ABC的中心,即△ABC为正三角形. 由
?
=﹣2,即有|
|?|
|cos120°=﹣2,
,
解得||=2,△ABC的边长为4cos30°=2
以A为坐标原点,AD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可得B(3,﹣由由
=
),C(3,
),D(2,0),
=1,可设P(cosθ,sinθ),(0≤θ<2π), ,可得M为PC的中点,即有M(
第12页(共25页)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