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编2019级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标准答案)(word版)
......
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
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乙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AD、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50N,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为甲、乙两人推力之和为80N,故A错误,D正确;
B、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受力分析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左,故B正确;
C、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5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48分)
7.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③ ,小球的重力势能 ⑤ ,小球的机械能 ② .(选填序号)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解:
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
......
所以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因为轨道是粗糙的,整个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故答案为:③;⑤;②.
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C (选填字母);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 (选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其中 乙 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解答】解:(1)已知三个实心球体积相同,由于三个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F浮丙;故选C;
(2)根据题意可知,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则弹簧对乙球没有作用力; 观察如图情况可知,甲球下方弹簧长度大于原长,则弹簧对甲球有向下的拉力F拉; 丙球下方弹簧长度小于原长,则弹簧对丙球有向上的支持力F支; 由题知,三个球处于静止,所以F浮甲=G甲+F拉,F浮乙=G乙,F浮丙=G丙﹣F支, 比较可知,F浮甲>G甲,F浮乙=G乙,F浮丙<G丙,
由于它们所受浮力相等,所以三个球的重力关系为:G甲<G乙<G丙; 根据重力公式可知,三个球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 又三个球的体积相同,根据ρ=可知:ρ甲<ρ乙<ρ丙,故选A.
(3)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弹簧对乙球没有作用力,浮力与重力平衡,乙球处于悬浮状态, 所以,ρ乙=ρ液. 故答案为:C;A;乙.
......
......
9.现有一个电压表,若干导线、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小金认为,根据上述操作即可判断这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你认为小金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解答】解:(1)将两节干电池串联,甲、乙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把开关并联在甲合金丝两端,把电压表并联在乙合金丝两端,如图所示:
(2)实验的步骤:以两节干电池为电源,用导线把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串联进电路,把开关并联在甲合金丝两端,把电压表并联在乙合金丝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断开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U2.
(3)甲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为U1﹣U2,乙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为U2,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而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导体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比较U1﹣U2和U2的大小关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大于乙合金丝的电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小于乙合金丝的电阻,若U1﹣U2=U2,则甲合金丝的电阻等于乙合金丝的电阻,导体电阻越大,导电性能越弱,又因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可判断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所以根据电压大小关系判断出电阻大小关系,再根据电阻关系判断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
10.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倒立缩小实像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照相机 .
......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40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B (选填字母).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仍然成像 . 【解答】解:(1)根据能在光屏上成像,得出一定是实像,再根据物距大于像距,可知,光屏上的像为倒立所小的实像;
(2)倒立缩小实像的应用主要是照相机;
(3)由图可知,物距u=50cm﹣10cm=40cm,因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像距范围2f>v>f,
,
解得20cm>f>15cm. 故选B.
(4)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不影响成像.只是撤去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了.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实像;(2)照相机;(3)40;B(4)仍然成像.
11.如图为某些型号玩具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图,电动机名牌上标有“6V 6W,线圈电阻2Ω”字样,当开关闭合的瞬间,电动机尚未转动,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称为启动电流,为了保护电动机,启动电流不得超过2A,求:
(1)启动时,变阻箱R的阻值至少多大?
(2)当电动机启动后,再次调价变阻箱R,使电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解答】解:(1)启动时,电动机尚未转动,没有对外输出机械能,此时的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线圈电阻和电阻箱串联, 由I=得电路总电阻: R==
=6Ω,
变阻箱电阻R变=R﹣R线=6Ω﹣2Ω=4Ω; (2)电动机正常工作, 由P=UI得电路中电流: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