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路铺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中路铺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一、镇域情况
1.基本情况。中路铺镇因处长沙至衡阳十八铺之中点而得名,总面积183.6平方公里,有39个行政村605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16万人,居民户15887户,是湘潭县面积最大的乡镇。
2.主要道路情况。中路铺镇东与株洲县古岳峰乡接壤,南与白石铺镇为邻,西南与花石镇交界,西与射埠镇毗邻,北与谭家山镇相连。境内107国道纵贯南北,全长11千米,沿线有柳桥、傩塘、柱塘、贺塘、凤形山、中云、中路铺、银泉、茅塘、上田冲10个村和凤形社区居委会;有县道石(潭)勒(塘),中(中路铺)古(古岳峰)两条横跨东西,全长25千米,与镇村公路相连;有镇道5条,长30千米,村公路已水泥硬化94.9千米。
3.镇区情况。全镇有城乡集贸市场4个,镇人民政府驻凤形山村,镇区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6万人,城镇化率28.14%。
4.主要溪河情况。
水库分布:境内无自然河流,群众用水主要依靠两座中型蓄水水库,中路铺水库和印子山水库。另有碧云、荷塘、拗柴等8座小型水库。
两大水系:涓水水系,包括桃树、金石、卫星、佛祖、
1
太坪等12个村。湘水水系,流向荷塘、天螺、响鼓、上田冲、银泉、水口等8个村。
5.环卫设施及队伍。镇区内有供电营业所和纸厂2个垃圾中转站,目前有5个环卫工人,配备了5辆斗车,1位垃圾迁运工,配备了铲车1辆,自备小四轮1辆。目前全镇共有垃圾池10个。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责任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李洪运任组长,镇长唐智锋、武装部长唐晓昆、党委副镇长周意德任副组长,各党政负责人和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指挥和服务,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唐晓昆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此外,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目标考核工作内容,严格奖惩,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文明素质。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中路铺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以深入开展集中治理活动和“除陋习、树新风”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社情民意大走访、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有线电视等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标
2
语、悬挂条幅、公益广告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向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积极意义和具体要求,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使居民自觉参与维持公共卫生,爱护生活环境。
3.狠抓设施建设,着力夯实整治基础。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48万元,完成了拗柴集镇排污改造工程;投入12万元,对镇区垃圾中转站进行了场地、道路的硬化,修缮了垃圾池围墙,做好了排水处理;投入5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预计年内能投入使用。二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安排专职环卫工人,对镇区各街道进行清扫。
4.注重建管并重,着力创建示范工程。坚持环境卫生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农房改造相结合,着重抓好示范村和帮扶村的建设,积极完善镇区城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机制,落实清扫保洁和环境监督人员,制定村(居)规民约,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开展 “和谐村组”、“星级农户”评选活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组织人员监督镇规划区内各项建筑施工建设,及时查处违法违章建筑,对其进行整改;启动了湘中路保温厂项目的建设,拆除了老保温厂,现已开始进行全面建设。
5.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开展专项治理。以保持环境整治常态为基础,全面推行分区分片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在抓
3
好主干线沿线治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边远村庄、卫生死角、渠道水系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集中清理卫生死角,进一步健全清扫保洁制度,使垃圾清运率均达到95%以上,清理户外不合格广告和店牌,整治建筑工地占道,城镇环境清洁化、秩序化水平明显提高。
6.注重常态治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将环境综合治理经费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工作,对城镇清扫保洁、基础设施维护、城镇管理经费实行全额保障。加强项目整合。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培育相结合。二是探索建立村(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积极指导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定村(居)规民约,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村(社区居)民自治。三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督查。建立了跟踪督办、社会投诉反馈等制度,对不及时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整治难度较大。虽然镇里多次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和教育,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如人意,主动配合更是相差较远,“前扫后到”,“边走边扔”的现象仍较为严重,虽有垃圾池、但“无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